但“無敵”的錘子和“管理之神”錘子有過壹次不大不小的隕落:對方開出了壹個遠非他所能接受的價格,他堅決拒絕,但幾經較量,他不得不接受對方的條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壹塊好牛排並不容易。受此啟發,錘子踏入了養牛行業。牛能賣個好價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種牛的血緣關系和品質。
就在這時,有壹匹名為“埃裏克王子”的獲獎種馬在密蘇裏州被拍賣。這匹種馬被育種專家譽為本世紀最好的種馬。當初錘子出了個“大價錢”,654.38+0.5萬買的。但是有壹個叫奧布萊恩的創業者出的起拍價比他高,351,000元買下。退而求其次,他以27500元買下了前壹年國際養牛大賽冠軍“野蠻王子”進行養牛,第二年就賺了上百萬元。這讓他覺得自己作為“埃裏克王子”更有價值。
就在這時,壹名獸醫告訴了他壹個好消息:“埃裏克王子”患上了陽痿,據他分析,他的病只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精液也可以用於人工授精。
聽到這個消息,哈默興高采烈,馬上打電話給奧布萊恩:“萊斯,老朋友,把妳的王子賣給我怎麽樣?”
“我很樂意這麽做。”奧勃良的回答出人意料地坦率。
“好吧,妳準備付出什麽代價?”
“65438+萬元。”
這根棍子差點把漢默打昏。他忍不住大叫,“妳瘋了嗎?剛聽說妳家牛不能再交配了,壹年多沒交配了。”
“那妳為什麽要買?”對方居然反駁道:“我知道妳想幹什麽。已經有人送到大學說‘埃裏克王子’也可以作為種牛進行人工授精?”
原來對方洞察到了自己的心理!哈默有點氣餒。他馬上用非常委婉的語氣和對方討價還價:“我只是碰碰運氣。”沒有人真正證明它還能生孩子。告訴妳,‘埃裏克王子’為妳服務了這麽久,我有很多錢。原價給妳怎麽樣?"
“65438+萬元。”另壹方不肯讓步。
咬緊牙關,錘子立馬提價1多倍:“我們妥協吧,75000元,但妳得讓我做個實驗。好嗎?”
奧勃良猶豫了壹會兒,然後說:“好吧,妳來吧!”"
錘子考了獸醫,測試結果很滿意。於是他拿出壹張75000元的支票給了奧布萊恩。
奧布裏斯接過支票,看了看,然後還給了哈默:“錢不夠了。”
“為什麽?不是說七萬五嗎?”
“不,我沒有同意7.5萬元,我只是同意讓妳來這裏做實驗。”
這是個十足的無賴!哈默氣得轉身就走。奧勃良在他背後微笑著看著他。
第二年,65438+2月,最負盛名的芝加哥國際家畜展開幕,哈默帶著壹頭小母牛去參展。這個時候,哈默在養牛界已經很有名氣了,可惜的是,他的牛在芝加哥的展覽中始終沒有獲得過世界冠軍。這壹次非常不同。這頭牛也是“埃裏克王子”的後代。作為小牛,錘子以5000元的高價買下,同時請了壹些最有聲望的專家來養。他誌在必得,很多牛業同仁也認為冠軍是屬於他的。
沒想到,這牛只拿了個亞軍。冠軍還是被“埃裏克王子”的另壹個“女兒”搶走了!奧布裏斯的電話:“萊斯,我願意付給妳65438+萬元……”
最後這筆生意以比奧布萊恩原價高出64900元的價格成交。
1921年的蘇聯經歷了內戰和饑荒,急需救災物資,尤其是糧食。哈默本可以帶著聽診器坐在幹凈的醫院裏,過著衣食無憂的安穩日子。但是他討厭這樣的生活。在他眼裏,似乎那些不為人知的地方,才是值得冒險去做大事的戰場。他做了壹個大多數人認為瘋狂的選擇,踏上了被西方形容為地獄的可怕的蘇聯。當時的蘇聯飽受內戰、外國軍事幹預和封鎖的摧殘,人民生活十分艱難。霍亂、斑疹傷寒等傳染病和饑荒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采取了壹項重大決策——新經濟政策,鼓勵外國投資,重建蘇維埃經濟。但很多西方人對蘇聯充滿偏見和仇恨,把蘇聯政權視為可怕的怪物。在蘇聯做生意和投資企業被稱為“探月”。
錘子心裏當然明白這壹點,但是風險大,利潤必然大,值得冒險。於是哈默在經歷了大西洋的暈船和英國秘密警察的困擾後,終於坐火車進入了蘇聯。沿途景象慘不忍睹:霍亂、傷寒等傳染病流行,城市鄉村到處都是不收的屍體,專門吃腐肉和腐肉的鳥在人們頭頂盤旋。哈默痛苦地閉上了眼睛,但商人精明的頭腦告訴他,飽受饑荒困擾的蘇聯目前急需糧食。他還以為此時美國大豐收,價格早已跌至每蒲式耳壹美元。農民寧願燒掉糧食,也不願以如此低的價格把糧食送到市場。蘇聯有美國需要的,可以換糧食的皮草,鉑金,翡翠。雙方交換不是最好嗎?哈默從蘇聯的壹次緊急會議上得知,蘇聯需要大約6.5438+0億蒲式耳的小麥來幫助烏拉爾地區的饑民度過饑荒。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哈默立即向蘇聯官員建議,從美國運出谷物來換取蘇聯的貨物。雙方很快達成了協議。首戰告捷。沒過多久,哈默就成了第壹個在蘇聯經營特許企業的美國人。此後,列寧賦予他更大的特權,讓他成為負責蘇聯對美貿易的代理人,而哈默也成為了福特汽車公司、美國橡膠公司、愛麗絲-查爾斯機械設備公司等30多家公司在蘇聯的總代表。生意越大,他的收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銀行的盧布數量驚人。
壹位朋友告訴他,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初的西方石油公司處境岌岌可危。公司向哈默求助。在石油行業還是門外漢的哈默同意貸款5萬美元,作為讓公司鉆兩口油井的嘗試,以後的利潤五五分成。錘子的方案是,如果這兩口井幹了,這筆錢可以按照當時的規定作為損失從應納稅額中扣除。
令哈默驚訝的是,石油從兩口井中同時流出。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突然上漲。第壹次嘗試的成功激起了哈默在石油行業冒險的極大興趣。1957,他幹脆把借給公司的貸款換成了股票,成了西部石油公司的第壹大股東,成了公司的總經理。
畢竟,石油鉆探是壹個高風險的行業。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幾乎用光了10萬美元的勘探資金,卻依然毫無建樹。哈默計劃集中精力克服困難。這個項目吸引了壹位名叫鮑勃的年輕地質學家。他向哈默建議,舊金山以東有壹塊德士古石油公司廢棄的區域,那裏可能有天然氣田,西方石油公司應該租用。
哈默接受了建議,募集了壹大筆資金投入到這次冒險中。地質學家挖了壹口井,把它放在離那些廢棄的井大約600英尺遠的壹塊空地上。當鉆到8600英尺深時,加州第二大天然氣田終於鉆了出來,價值2億元。幾個月後,附近又鉆了壹個豐富的天然氣田。
從65438年到0966年,西方石油公司來到盛產石油的利比亞。就在利比亞政府準備第二輪租賃土地談判的時候。來自9個國家的40多家公司參與了競標。哈默似乎在與這些強大的大公司競爭時不自量力,這些石油巨頭舉手就能把他打倒。但哈默還是乘坐轟炸機改裝的飛機抵達。他采用了壹種獨特的投標方法。他別出心裁,用紅、黃、綠三色的絲綢做成嫩枝,和當時利比亞的國旗顏色壹模壹樣。而且,他還在標書中特別註明,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標,將為國王祖先所在的綠洲建造壹個美麗的大花園。就這樣,哈默成功創造了開發利比亞石油的機會。他壹舉獲得了兩項讓步,這讓他久負盛名的競爭對手大吃壹驚。
但這兩塊地很快就成了哈默的麻煩之源,前三口井都是幹井,沒有滴油。每口井將耗資300萬美元,另外200萬美元將用於地震探測和向利比亞政府官員支付隱性賄賂。董事會中的壹些人開始將這壹計劃稱為“哈默的愚蠢”,甚至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裏德也主張將其撤回。錘子是九頭牛拉不回來的脾氣。他強烈支持公司的地質學家用電子計算機檢測新技術,並最終擊中它們。共有9口油井,其中壹口年產7.3萬桶,是利比亞最大的油井。
利潤開始像石油壹樣流入西方石油公司的賬戶,冒險再次成功。
西方石油公司海外石油產業的另壹項風險較大且成功的投資是英國北海油田的開發。1972年,該公司在北海鉆了三口枯井,每口井的成本為25000美元。幸運的是,它終於得到了上帝的眷顧,鉆了石油,取得了成功。
目前,該公司已與報業大亨湯普森的蓋蒂石油國際有限公司、聯合化學有限公司和蘇格蘭石油有限公司組成財團開發北海石油,西方石油公司持股36.5%。
早在唐代,猶太人就通過古絲綢之路由陸路來到中國。然而,更多的猶太人在北宋之後從印度轉向中國。
當時,這些猶太人的主要活動是經營生意,尤其是賣布。開封是當時北宋的首都,人口近百萬,經濟非常繁榮,為這些善於經商的猶太人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在開封府小有名氣的石浦就是這些猶太人之壹。清朝康熙年間,石浦來到河南開封北土街,建立“十字峪邊絲絲村”。是壹家自產自銷的絲綢工藝品作坊和批發零售商店。石浦是壹個精明勤勞的猶太人後裔。通過對市場的調查,他發現絲綢行業前景光明,他決心在這壹領域開創自己的事業。善於算計,深謀遠慮的他,在開創絲綢行業時並不急於求成,而是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等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打下基礎後,再直接介入。
真正獨立的時候,他做到了“不發聲,便壹鳴驚人”,讓自己的事業走在了前面,在各個方面打敗了競爭對手。石浦的絲綢生意是從壹家絲織廠的學徒做起的。當他決定創辦“師子玉邊制絲場”時,他並不嫌棄當學徒的微薄收入,也不畏懼學徒的艱辛,去了壹家絲織廠當學徒。在那裏,他埋頭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做好每壹件事。由於仔細觀察和註意學習,他很快就開始了每項工作,並做得很好。廠裏有人嘲笑他是黃牛,不明白他這麽努力想當學徒是為了什麽。石蒲為了熟悉各種絲織技術,掌握相關的訣竅,如此努力。好事多磨。他的絲綢技術進步很快,他的老板非常欣賞他,很快就用他做技工。經過幾年的學徒和技工生涯,石浦已經成為絲綢織造行業的熟練工匠。此時時機成熟,他找了壹個合適的理由,用前期積攢的壹點積蓄和壹技之長,創辦了“師子玉邊織絲綢村”。當初,他的絲廠是壹個狹小的小廠,30多平米的房子。後半部分是工廠,裏面是機器房,裁剪、編織、刺繡、熨燙等加工場所;前半部分是零售批發展示店。就是這麽壹個前店後廠的小絲綢店。石浦是老板,是技術員,是業務員。
因為石浦的織絲技藝超群。所生產的產品很受顧客歡迎。他編織的各種顏色的斜紋、絲綢和紗線很快就聞名全國,並出口到海外。傳說石浦為此被康熙皇帝賞賜。隨著商業的繁榮,石浦的加工廠和絲綢村逐漸擴大,成為開封乃至全國最好的絲綢村之壹。他們生產的黃絲色澤艷麗,質地細膩,柔軟,已成為國內外名優產品。當時河南乃至全國的省級官員和富豪,經常用這種黃絹向皇室進貢,稱為“宮鈴”。在自己和後代的努力下,石浦創辦的邊絲村蓬勃發展,歷經九代清朝皇帝,直至民國,歷時二百余年。關於石浦和獅子峪邊寺村有很多傳奇故事,比如十二頭金牛的故事,康熙私訪邊寺村,獅子峪邊寺村的好絲綢。
近代以來,中國出現了壹些猶太社區,主要集中在哈爾濱、天津、上海等幾個大中城市。
19世紀中葉,精明的猶太商人,以其獨特的商業眼光,瞄準了黃浦江畔這片風水寶地,紛紛前來“淘金”。近代來上海的猶太人多為英國人,多來自英屬印度、埃及和伊拉克。從鴉片、茶葉、絲綢貿易起步,發展到工業、金融、房地產,逐漸成為上海乃至遠東最富有的猶太商人集團。
第壹個來上海發展的猶太人是大衛·沙宣。沙宣家族不僅最早來到上海,而且經過100年的商業發展,成為上海最富有的外商。大衛·沙宣出生於伊拉克巴格達,後移居英屬印度孟買,19世紀初成為英國公民。
上海開埠後不久,精明的大衛來到上海,於1845成立了沙潯洋行。這家外國公司以從事非法鴉片貿易起家,很快就獲得了巨額利潤。沙宣在倫敦、香港、上海、橫濱、長崎等地開設了分公司,建立了龐大的國際商業帝國。後來,大衛轉向了金融行業。他在1864 * *共同創辦了著名的匯豐銀行,同時在上海和香港經營。到1864年底大衛·沙宣去世時,家族財產已達400萬英鎊。沙宣家族從上世紀40年代到40年代在上海經營了100年,經歷了四代。到家族第四代繼承人維克托·沙宣的時候,沙宣集團達到巔峰,成為上海首富。沙宣集團旗下有上海房地產有限公司、漢密爾頓信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投資信托公司等公司。老上海有28棟樓,10層,其中沙宣集團擁有6棟。中國抗日戰爭爆發時,沙宣集團在上海的投資涉及紡織、食品、建築、交通、金融等13個行業的24家企業,總資產50億中國法郎。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前,沙宣集團開始從上海向其他國家轉移財產。
上海解放前夕,新沙宣公司將總部從上海遷至巴哈馬的拿騷,結束了沙宣家族在中國65,438+000年的歷史。
另壹個傳奇人物是亞倫·哈頓,我們在本書中多次提到他。我們在上壹節已經對他的職業經歷和管理技巧做了詳細的介紹,在此不再贅述。他死時的遺產有近500畝土地,1300多棟樓房,遍布上海繁華地段。哈同的傳奇不僅僅源於他的管理能力,更源於他與中國社會的密切關系。大多數來上海的外國冒險家都不打算在這裏定居。他們的目的就是在這裏發財,找樂子。就連上海財團沙宣家族也在世界其他許多地方設立了分支機構。壹旦國內局勢有變,馬上把財產轉移到國外,壹走了之。而哈爾濱童,不僅在中國發了財,還深深地進入了中國社會,在上海生活工作。人們說哈爾濱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很熱情,與中國的各行各業都建立了廣泛的關系。有人認為他在意識形態上完全接受了中國文化,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壹種策略。但無論如何,這些活動表明他已經深深地融入了中國社會,他的活動客觀上對近代上海的文化事業、市政和經濟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上海的猶太富人中。除了沙宣家族和哈爾濱,還有很多猶太商人。他們的財富雖然沒有沙宣和哈爾濱那麽大,但也是有名的百萬富翁,在近代上海經濟中占有壹席之地。比較有名的有嘉道理家族,以斯拉家族,阿諾德家族。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猶太商人在上海的活動也受到了沈重打擊,從此走上了下坡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沙宣集團等壹些猶太企業開始將資產從上海轉移到其他國家。侵華日軍占領上海租界後,接管了各國外商的財產,這些猶太商人也未能幸免。之後中國開始內戰,局勢非常混亂動蕩。上海的猶太商人意識到在中國內地發展的機會很少。陸續開始撤資,沙宣集團把總部搬到巴哈馬,嘉道理家族把業務中心搬到香港,有的搬到美洲、歐洲、澳洲。
近代,中國哈爾濱曾是東亞最大的猶太人聚居中心和精神中心。猶太人在哈爾濱開展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為哈爾濱的經濟繁榮和城市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猶太人在哈爾濱生活的幾十年間,經濟活動十分活躍,創辦了許多工商業和服裝企業,為哈爾濱近代工業經濟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這些行業包括采礦、冶金、金融、流通、酒店、林業、面粉、石油、酒、糖、煙草、建築、印刷、出版、倉儲、運輸、畜牧等行業。猶太人還通過他們的貿易才能開創了從中國向歐洲出口大豆的先河。
隨著中東鐵路的開始,猶太人首先搬到了哈爾濱。這條鐵路的修建對猶太人來說是壹個難得的商業機會。哈爾濱猶太人承包中東鐵路工程、林場和煤礦,成立航運公司,並借助自己與中東鐵路公司猶太上層的關系,為從事中東鐵路建設的俄工和華工提供生活服務。許多人因此發了財。
著名的斯蒂德爾斯基家族就是這樣發家的。1903年取得了溈山河等五片森林的采伐權。1909年開始經營紮澤諾爾煤礦,1924年獲得穆棱煤礦經營權,成為中東鐵路燃料主要供應商。
另壹個重要的猶太家庭,Soschin家族,開了壹家船運公司。
中東鐵路修建以來,哈爾濱的猶太人先後在面粉、油脂、酒、糖、煙草、畜牧、建築、印刷、出版、倉儲等行業創辦了許多企業。為哈爾濱近代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比如說。阿什河糖廠成立於1908,由猶太·卡根經營,是中國第壹家甜菜糖廠,在中國工業制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華英榨油廠,成立於1914,設備先進,使哈爾濱的食用油行業最終打入歐美市場。
有趣的是。猶太人還在1906和1907開設了哈爾濱最早的燙發店和西服制衣廠,培養了壹批中國技師。
除了創業,聰明的哈爾濱猶太人當然不會放棄自己最擅長的商業活動。
他們在毛皮鑒定方面有很好的知識。哈爾濱和東北的皮草貿易商95%都是猶太人,在這個領域有絕對的壟斷優勢。
哈爾濱是中國最早引進西醫的城市之壹,猶太人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
當時在哈爾濱和東北從事西藥貿易的幾乎都是猶太人。
在出口方面,1907年,來自哈爾濱的猶太人Bietke Novski第壹次將中國制造的大豆銷往歐洲,開創了中國向歐洲出口大豆的歷史先例。
1922年,索斯欽等猶太商人創辦哈爾濱遠東商業銀行;1923,哈爾濱猶太人集資成立私人銀行——哈爾濱猶太國民銀行;1926年,哈爾濱猶太人創辦了哈爾濱謝赫銀行。此外,擁有國際猶太資本的銀行還包括中俄道森銀行、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
特別是1898成立的華俄道生銀行哈爾濱分行,是哈爾濱及東北地區最早的外資銀行,也是哈爾濱近代金融業的開端。
根據1926的統計數據,哈爾濱市共有猶太工商企業489家,工業部門28種,商業25種。東北三省外資總額中,猶太商業占31.6%,工業占46.5%。
哈爾濱交易所委員會第壹屆董事會中,有***13名委員和候補委員,猶太人占8席,交易所議長壹職壹直由猶太人擔任。
從65438年到0927年,猶太人在哈爾濱的勢力下降,俄亞銀行的破產對很多猶太貿易公司打擊很大。65438年至0932年,日本占領哈爾濱時,猶太人遭到迫害,許多猶太商店倒閉,壹些猶太人被迫離開哈爾濱前往上海或美國。
此後,猶太人陸續建立了許多小學、中學和各種專門學校,如商業會計學校、鋼琴聲樂學校、音樂藝術學校、小提琴學校等。,為猶太社區和哈爾濱培養了壹批商業和音樂人才。
1912年,猶太人在哈爾濱建立了國家圖書館,藏書15000冊,從拉比文學、猶太贊美詩到當代高雅文學、兒童讀物,可以滿足各個層次讀者的文化需求,是當時東亞地區最大的猶太圖書館。圖書館還經常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音樂會和詩歌朗誦會,是哈爾濱猶太人重要的文化活動中心之壹。
猶太人也熱衷於創辦報紙,傳播各種信息。創辦了《猶太言論》、《遠東新聞》、《猶太生活》等十余份報刊。這些報刊宣傳和介紹了猶太人在哈爾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使哈爾濱的猶太人與外界保持了密切的聯系。值得壹提的是,1929年2月9日,英亞電報通訊社成立。它是* * *國際公司在哈爾濱成立的秘密新聞機構之壹,主席是英國猶太人哈頓·弗利特。
哈爾濱猶太人還創辦音樂學校、劇團、樂器店,舉辦音樂會,為西方音樂在哈爾濱的傳播和紮根做出了突出貢獻。1910-1922年,哈爾濱猶太人成立了伊瑪德格希伯來音樂、文學、戲劇協會,聚集了眾多猶太音樂家,對哈爾濱音樂產生了巨大影響。20世紀20年代,許多猶太音樂名人在哈爾濱的各種音樂學校任教,其中包括彼得堡音樂學院著名的金獎獲得者B·N·特拉赫·滕貝格,以及為逃避德國納粹的迫害而在哈爾濱避難的柏林交響樂團副首席赫爾穆特·斯特恩。這壹時期,哈爾濱也有了自己的交響樂團。由於特拉赫·滕伯格等壹批猶太音樂家的加入,這個樂團可以與上海工業部交響樂團相抗衡,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兩大交響樂團之壹。當時經常有世界級的克萊茲默在哈爾濱演出,包括有“神弓”之稱的小提琴家凱菲特(Kheifits),以及綽號“埃爾曼之聲”的埃爾曼(ellman)。
哈爾濱的猶太人在表演和教學的同時,還開設了“康吉連納”琴行,是當時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琴行之壹。
二戰後,定居哈爾濱的猶太人陸續離開中國,移居歐美。如今,以色列、澳大利亞、美國、英國、俄羅斯等歐洲國家都有哈爾濱猶太人及其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