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菜園子關東民俗文化園壹日遊攻略

菜園子關東民俗文化園壹日遊攻略

菜園子關東民俗文化園是壹個專門以闖關東為主題的民俗遊樂園,這裏的基礎設施還是非常豐富的,娛樂項目也比較多,東北特色美食令人稱贊不絕,下面給大家分享菜園子關東民俗文化園詳細旅遊攻略。

時間2018年4月29日上午

地點菜園子關東民俗文化園

人物德惠市鄉土文化研究會部分成員

闖關東——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4月下旬某天,德惠市鄉土文化研究會秘書長範雲閣老師向我發出了壹份邀請,研究會擬於本月29日到德惠市菜園子鎮進行壹次關於老物件的采風活動,同時還將召開研究會的壹次年會。身為壹名人文歷史愛好者,老物件及老建築是多年來我所極為感興趣的領域(不敢說研究),那天正好放假,於是我欣然允諾同去。

4月29日這天,天清氣朗,日麗風和。上午八點半左右,我們壹行17人興致勃勃的驅車前往菜園子鎮大泡秀村,壹路上,我與同車的德惠十中宋揚校長、德惠市著名的文化學者王錦思大哥、德惠市著名的農民詩人楊成軍大哥及司機大哥等人就有關鄉土文化等人文歷史問題聊得十分投機,忽略了壹路的勞頓。

車下高速公路後,徑直駛進號稱“吉林西紅柿之鄉”的菜園子鎮裏。據任大哥講:“‘菜園子’壹地之得名源自光緒年間有壹戶丁姓人家於此地開園種菜,人稱‘丁家菜園’,中東鐵路建成後,於此設站,壹度以‘丁家菜園’命名(現為姚家站)。”

談及與菜園子有關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司機大哥更是侃侃而談,我這才意識到,這位大哥定非等閑之輩。後來才知,司機便是我們此行目的地的主人——德惠市首家以收藏老物件為主的關東鄉土文化園的園主任孝和大哥。

出了菜園子鎮裏,我們沿著新修的水泥路壹路向北,漸漸的,我們駛入以水田為主的農耕區。新翻的稻田、長長的輸水道隨處可見,我想,如果是六七月份,這裏定是放眼壹片風吹稻浪坦蕩如砥的醉人景象。

大泡秀村坐落於松花江南岸,在村邊的水泥道上,長長的松花江大壩隱約可見。不到壹小時車程後,我們的越野車在村中壹個坐北朝南的寬敞院落中停了下來。

下車伊始,院子東邊壹個無房門及外墻的倉房首先引起了大家的格外註意,那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眾多熟悉的老物件。

來不及興奮,還是先到院外看看極具關東特色的大門吧。

大門以松木皮裝飾而成,由於文化園是新近成立,門上尚無匾額,只是暫時以壹印有“菜園子闖關東民俗文化園”字樣的紅綢布代替。院門西側,壹個老式轆轤及純柳條編制的柳罐在那裏靜候我們的到訪。

轆轤及柳罐

在興趣的驅使下,人們早已打開鐵圍欄進入倉房中。倉房中的物件基本以舊式農具為主,限於空間且物件較多,因此,無論是地面還是墻上乃至屋頂,都被充分利用,從而使倉房變成了壹個三維立體式的展覽館。

無論是耕種、收割、運輸還是儲藏,各種農具壹應俱全。我們置身其中,開始饒有興味的與這些曾與我們昔日農耕生活息息相關的農具零距離接觸。

三間不甚寬敞的倉房中,最吸引人們眼球的當屬安放於南側的壹掛花軲轆大馬車了。

花軲轆車是壹個古老車種,車軲轆多為堅實的樺木或柞木所制,輪轂上面均勻分布著十八根小臂粗細的輻條,呈放射狀地連接著轂輞(木輪),輞外加裝鐵皮,車輪朝外的壹面可以看到許多用以加固比銅錢稍大的“蘑菇釘”。

車軸亦為木制,碗口粗細,行車需要上潤滑油(叫油)。見到此車,讓我不由想起了在先秦時代這種木輪車的多少是衡量壹個國家軍事強大與否的壹個重要標尺。

“萬乘之國”即為彼時強國的代名詞。我又想起了“安車蒲輪”(車輪用芳香的蒲葉包裹著的、可以減輕顛簸的馬車)這個典故,漢武帝以這種方式征召枚乘等年邁的社會賢達,雖然其求賢若渴的心情頗值得贊賞,但畢竟枚乘年事已高,這種原始的減震並未讓他在車中得到任何安適,未到長安,經不起折騰的他便辭世而去了。

花軲轆車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盡管花軲轆車凝結了我國古代的大國工匠精神,是千百年勞動人民集體智慧和辛勤勞動的高度凝結,但相對於後世的膠輪馬車,它終究是落後的生產力。

有趣的是,園主任孝和大哥有意將壹掛膠輪大馬車與之並排放置在壹起,新舊生產方式的鮮明對比,是人們征服自然能力的交接與傳承,社會進步與發展的軌跡及必然趨勢於此更讓人們壹目了然。

花軲轆車北側,壹輛老式獨輪車也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與今天常見的獨輪車不同的是,該車的車體包括車輪俱為木制,多年的塵封早已讓它失去了昔日的傲人光澤。

木制獨輪車壹度是百余年前“闖關東”的壹個重要標記,稍有點東北鄉土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東北原本是滿族等遊牧民族的故鄉,清初順治年間更是修建柳條邊以保護滿族人曾經的“龍興之地”。

但是,為了謀生的需要,壹直不斷有人沖破封禁到關東謀生。

東北很多村屯俱為乾嘉年間由不遠幾千裏闖關東來的關裏的漢人建立的,他們大都是河北、山東壹帶的受災農民,由於自身的貧困,往往以這種獨輪車滿載全部家當,攜妻帶子,滿懷對遙遠關東的憧憬,踏上情非所願的“闖關東”征程。

他們篳路藍縷,滿面風塵,壹路艱辛的來到關東大地後,靠壹雙雙勤勞的雙手,開荒占草,從居住馬架子到窩棚再到安適的住房,從壹窮二白到生活的富足穩定,將壹腔熱情和血汗灑在了關東這片熱土,書寫了壹部波瀾壯闊且不乏悲情色彩的東北移民史。

後世的我們能在今天過上安居生活,念及先祖,應該常懷敬仰和感恩之心。

獨輪車(中)

倉房中,保存完好的犁杖、去糠殼的風車子、存儲糧食用的_子、計量糧食的鬥升、馬鞍馬鐙、老式播種機耬車、水車、紡車、拉垡子用的垡刀等農具壹應俱全,品類甚多,恕不壹壹列舉。

隔壁屋中則陳列著舊日農家的日常生活用具,無論縫補衣裳用的線板子、襪底板子,還是飲食用的煎餅鏊子、大小銅鍋、精致的炕桌以及皮__、草鞋、草帽、煙袋桿、瞎掰凳、竹筒等等,與人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老物件皆有展示。

老舊的風箱、廢棄的火盆、照明用的臺燈、古舊的座鐘等更是不斷的激起人們的濃濃興致。

在任大哥專門展示木匠工具的展廳,我看到了壹系列有關海陽任氏家族相關的譜書,通過與任大哥交談得知任大哥祖籍山東登州府海陽縣人氏,與我的祖籍榮成是鄰縣,這更加拉近了我們這兩個酷愛鄉土文化人的距離。

***同的祖籍,***同的鄉愁,同樣強烈的家族意識,使得我們這兩個原本在茫茫人海中縱使相逢應不識的陌生人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春日開始有了交集。

望著簡易展廳中壹件件塵封已久的老物件,我自是感慨萬千。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們也曾是我們經濟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主宰,日常的點滴生活中,它們曾被註入了無比鮮活的生命力。

而今,它們幾近被人淡忘,只有無奈的默默睡在這裏,期待某種力量的新的召喚。我知道,只要我們的鄉愁仍在,今天的我們便會以某種鄉土情結將它們再次激活。

參觀結束之後,我獨自走在屯中,從東向西,考察了幾家殘存的草房,經過了長長的引水渠,經過了壹座座高高的骨草垛,經過了壹家家培育稻苗的白白的大棚,不知不覺走到了屯子的最西邊。

前望,天高地遠,萬物寂然。遠處,壹輛農用拖拉機正在田間有條不紊的翻地。壹陣西南風緩緩拂面而來,好暖的春天......

菜園子大泡秀村

  • 上一篇:藝術史論就業方向
  • 下一篇:繪畫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