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目的和結果是希望老人能夠健康長壽。因此,長壽文化與孝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延年益壽壹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古代帝王為了長生不老,尋求仙藥,求助方士,甚至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年輕時的英雄人物,最後都走上了這條路。然而事實是,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並不高。據歷史考證,由於戰爭、醫療、生產力等原因,中國各朝代的平均壽命大致如下:新石器時代365,438+0歲,先秦35歲,秦漢49歲,三國39歲,隋唐43歲,宋金465,438+0歲,元朝36歲,明朝46歲,清朝36歲。從這些數字中,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會有“人70歲稀”的說法了。
越是高不可攀的東西,越讓人向往。所以壹旦遇到年紀大的人過生日,就會越來越少不了,生日牌匾也就應運而生了。有的皇帝贈給大臣百姓,有的士友互贈,更多的家庭請人代筆給長輩,從中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親情。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發展,中國人的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在“長壽之鄉”(該地區現擁有超過7/65438+萬的老年人,80歲以上老年人比例超過1.4%。地區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比全國水平高3歲。)也在增加。2018年,全國平均預期壽命74.83歲,北京上海80歲以上。也許妳沒有註意到,但事實是,人們參與老年人生日的機會越來越多。今天我們收集了壹批生日牌匾,在欣賞的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壹些生日祝福。在向壽星們表達它們的時候,我們有了比那些“長命百歲”、“壽比南山”更多的選擇。
壹、皇帝欽賜。
第二,朋友送的禮物
第三,親戚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