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半圓在裏面,很多研究或者收藏古錢幣的人都把它作為壹個圓世界的象征來談論。這是事實嗎?
過去壹些研究中國貨幣史的學者認為秦半梁是圓地方的象征,因為受研究條件的限制。當時考古資料不夠,使貨幣史研究者誤以為秦始皇統壹了貨幣制度,創造了壹種新的貨幣。戰國時期,圓地方的觀念盛行,於是把它們聯系起來,認為秦始皇在圓地方的觀念下,在外圓創造了半文錢。但後來考古證明,秦始皇只是把秦國的壹種舊幣推向全國,他並沒有創造新幣,這自然否定了象征壹個圓世界的理論。原來,在戰國時期鑄造的眾多錢幣中,有壹種是圓形的,後人稱之為“贏錢”或“圈錢”。早期是外圓內圓,後來發展到外圓內側。秦半良本來就是壹種錢。如果秦半梁是象征壹輪天的地方,那豈不是方孔裏的錢都象征壹輪天?顯然說不通。
最早說方孔圓錢象征天圓之地的是西晉的陸寶。他在《財神論》中談到銅錢的出現時說:“有智慧有覺悟的人,挖銅山,俯視仰視,鑄為錢。故內如地,外員(圈)如天,大哉。”而魯保的《論財神》,意在諷刺金錢可以通神的社會現象。它用了誇張的筆法,但並不是真的在說錢的來歷。象征天圓之地,故不能以其言。
那麽為什麽錢會從圓孔發展到方孔呢?這可以從技術需求上來解釋。第壹,方孔便於錢幣上人物的定位,二字錢文排列在方孔周圍。二是鑄錢後需要加工(如銼),方孔插壹根方形細木棒,可以使錢固定,便於操作。
葉世昌
國際金融報(第四版,2001,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