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壹場發布會引爆了手機界,它讓更多的消費者歡喜,讓業界的同行驚訝,時至今日,這款去年發布的手機仍舊壹機難求,2012年5月18日,該手機青春版又壹次發布,11分鐘售罄,這款手機就是時下人們談論的小米手機。
作為壹家剛剛進入手機制造領域的小米而言,小米帶來的銷售風暴與街論巷議創造了壹個不小的奇跡,小米手機為什麽會火?小米手機的成功有著什麽樣的奧秘,或許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會更加直觀。
1999——手機市場消費的死穴
在那場發布會上,雷軍先極其詳細地介紹了小米手機的各種參數,展示了其優點。在勾起人們興趣之後,臨近結束時,他用壹張極其龐大醒目的頁面公布出了它的價格:1999元。小米手機的價格定在了1999。
心理學認為,消費者在生活中遇到某個產品,第壹眼留下印象的價格將在此後對購買這壹產品的出價意願產生長期影響,這個價格或者說印象,就被稱為大眾心理的“錨”。當壹件從未被大眾所知的東西被人們初次“錨”定之後,它將影響人們之後的出價乃至對這件東西的印象。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小米手機的定價就有著類似的效果。
現在,我們再來看小米手機。在傳統認知中,壹款雙核智能手機售價應在3000-4000元之間,可小米手機發布時,雷軍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將小米手機與1999元這個價格聯系在壹起——消費者們由此將1999元定為了小米手機的“錨”。由這個“錨”所引發的壹連串反應,在微博和小米手機的論壇中有著非常清晰的體現,“性價比”成了小米手機這壹商品壓倒壹切的印象。
對於手機發燒友來說,不到2000的價位非常超值,即使它是壹款不成熟的產品,也有著無以倫比的性價比。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1999的價格將小米徹底與國產山寨、雜牌的千元價位拉開差距,標榜品質,同時不到2000又能吸引消費者花並不多的錢去買壹款手機。
試想壹下,如果小米的價格定的低了,大眾會認為品質與功能無法得到保障,如果定的高了,更沒什麽理由去買壹款初入江湖的牌子。1999是手機市場消費的死穴,它讓消費者驚喜,讓同行們驚訝。
10萬部——瞬間售罄的背後
小米手機在上市之後,直至今日,都存在壹個奇怪的現象——“售罄”,去年12月19日,在線銷售僅僅三小時後10萬部就全部售罄,2012年5月8日,10萬臺小米手機28分鐘全部售罄,5月19日,小米手機青春版耗時10分52秒全部售罄。不僅是媒體在質疑小米手機涉嫌炒作,就連大眾消費者也不相信10萬部僅不到1個小時就能火熱賣完。無論炒作也好,熱賣也罷,到底有沒有售罄已顯得不重要,用句網友的話來說:“紅了就是硬道理”。
從發布會到搶購,再到市場上遠高於定價的小米,處處都有著蘋果的影子。從心理學來說,消費者存在著炫耀心理,炫耀心理不存在文化差異,是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它是壹種刻意的展現。物以稀為貴,讓別人都買不到,自己如果擁有了,便是壹種“前衛、個性、能力、地位”優越感。
先不論小米的實際銷售數字到底為何,消費者看到壹部部的手機瞬間賣完,急於渴望擁有的心理加速膨脹。假使小米手機隨處都可以輕易的買到,那現在的市場會出現怎樣的反響?
對此,可以用完形心理學給予解釋。完形心理學是源自德國的壹個心理學流派,其核心概念就是完形,簡單來說,我們會追求壹個完整的心理圖形。假若買不到而售罄,就是壹個沒有完成的心理圖形。那麽,我們會做很多努力,渴望完成它。 消費者本身到底對小米有沒有需求,這個不關鍵,關鍵是要能買到,買到以後,再考慮付款或者轉手。消費者搶購的不是手機,而是機會與運氣。(文章來源於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