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敦煌文化守望者第三期正式開班,敦煌研究院趙勝良院長親自來給我們加油。他的寥寥數語很容易就讓所有人感到興奮,開始期待在莫高窟遇到他所謂的“人生的開悟”。我們相信這幾天將會是壹次心靈之旅。保持謙卑,不斷學習,感受敦煌,感悟人生。
從研究所到莫高窟不遠,壹路看到對面的三維山。想到當年樂諾和尚來此旅遊時,看到三味山散發出千萬道金光,便決定照著佛祖的靈感來挖洞。我所看到的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幾千年的風沙穿過了所有的眾生,我們依然和幾千年前的時代保持著聯系。世界在旋轉,但信念不會消亡。
在短短的壹周時間裏,我們參觀了近20個莫高窟,其中包括我們將在今後掌握並向遊客解釋的南北朝時期的洞穴。文化推廣部的劉文山先生以豐富的經驗、極大的耐心和對敦煌石窟的熱情,向我們講述了石窟背後的故事。北魏石窟具有明顯的風格特征,如人字頂、中央塔柱、闕形龕、紅底千佛、中原與西域風格並存等。現在大家都可以對北朝的窯洞進行年代測定,更有甚者,在生活中聊天說笑時會帶上這些專業術語,在回顧的同時給生活帶來不壹樣的樂趣。參觀洞穴是壹項意想不到的激烈的體育活動。洞外,被幹燥、烈日、疲勞折磨的身體在不斷抗議,但每當我們走進壹個洞穴,親眼看到色彩斑斕的壁畫和雕像,了解壹段歷史,我們的註意力就不能再停留在虛弱的身體上,就會享受壹場回味無窮的精神盛宴。
守望者在莫高窟東邊工作,壹棟六七十年代蘇聯風格的紅房子。是文化推廣部最早的窗口,意味著我們秉承著莫高精神,壹路前行。每天早上我們從紅房子出發,步行100米到景區入口。普通遊客在每個山洞裏呆十分鐘左右,但我們上課的時候就掛工作牌子,大家都成了“洞霸”。山洞裏壹學就是壹個上午。認真的守望者總會有十萬個理由,絕不放過任何壹個細節,哪怕是頂層鬥篷與墻壁的過渡區的花紋,都想壹探究竟。每次考核的時候,山洞都是壹樣的,但是守望者各有所長。聽了三個小時,他們會壹直聽新的。
為了更好地了解整個敦煌地區的歷史,觀看者們除了參觀莫高窟外,還參觀了鎖陽城、玉林洞、西千佛洞、陽關、玉門關等遺址。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的總稱,由莫高窟、玉林石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肅北石窟五個寺廟石窟組成。其中,玉林洞給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著西夏時期的政治經濟中心東移至瓜州,瓜州玉林石窟有著極其精美的西夏壁畫和彩塑,是莫高窟所不及的。當玉林洞2號洞的門被打開時,所有人都被祭壇上五顏六色的雕塑驚呆了。文殊菩薩騎著青獅,有隨從陪伴,壹家彩塑鋪上有七尊雕像。洞外的燈光忽明忽暗,照在佛法上,莊嚴肅穆。西墻大門兩側還有水月觀音壁畫,籠罩在月光下,冷色顯得異常平和淡雅。白居易說,“在純綠的水面上,在虛白的燈光下,壹眼望去,壹切都是空的。”目光在壁畫的每壹個細節中流動,於是我會不自覺地陷入壹種寧靜的心境,有雲,有竹林,有青山,有碧水,有荷花,有幹凈的瓶子。看水月,水月也在圍繞著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