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壹位印度古代詩人用古梵文描寫他的愛人 道:“卿眼如蓮苞,手如蓮花,譬如蓮藕 。”在婆羅門教的神話中,創造之神據說 是在毗濕奴入定時,從其肚臍中生出的蓮 花中鉆出來的。居住在印度次大陸中部的 比羅爾族在解釋世界起源時也有相似的說 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蓮生出水面。 是時巨神居於陰間,經蓮莖出至水上,以 蓮花為座。” 已知的最早與蓮有關的藝術品,也是把蓮 與神結合在壹起的,是壹尊頭上戴著蓮花 的裸體女神像,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出土, 是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文獻中有關印 度蓮花女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印度的吠陀 文獻,說蓮神生於蓮花,站在蓮花上,戴 著蓮花的花環。
佛教:
在佛教問世後,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蓮花為 佛教的主要象征。據說後來成為佛祖的悉 達多太子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 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征。從 公元壹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 常是在蓮臺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為 蓮花坐或為吉祥坐,成為佛教僧人打坐時 的典型坐法。按照大日經的解釋: “左足 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為蓮花坐; 單足著右上,名為吉祥坐。” 佛教徒相信蓮能反應修行程度,認為高僧 誠心念佛,則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壹朵 ,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 其花萎落。又相信:“諸天人民以至蜎飛 蠕動之類,往生阿彌陀佛剎者,皆於七寶 池蓮華中化生。” 蓮隨著佛教,流傳到亞洲的每個角落。在 爪哇的婆羅浮圖佛壇上,在緬甸的蒲日古 城,泰國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吳哥窟等地 的大廟裏,在斯裏蘭卡的鐘形塔裏,巴厘 島的葬藍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 蓮的圖畫,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 真言:“唵嘛呢叭彌吽”中,其中的“叭彌” 的意思便是蓮花。
其他:
日本人主要把蓮與死亡以及幽靈世界連在 壹起。日本花道的典型辦法是:用半枯的 蓮葉和蓮蓬、新開的蓮葉和蓮花、以及未 開的蓮葉和蓮苞,分別代表過去、現在和 未來。
文化象征: 蓮與文化關系最深的是中國。自古以來, 中國人便喜愛這種植物,認為它是潔身自 好、不同流合汙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 詩人有“蓮生淤泥中,不與泥同調”之贊。 周敦頤還在《愛蓮說》中把蓮和各種類型 的人物聯系起來,“菊,花之隱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從古至今,許多人都有這種想法。在 中國文學裏,與蓮有關的詩詞歌賦,不計 其數,蓮也有許多不同的名字,最常見的 有荷、芙蕖、菡萏等。 中國畫以荷花作為夏天的標誌,在中國的 瓷器、地毯和戲服上也常繪有荷花。荷花 盛開是豐收的預兆,也是夏天有代表性的 美麗景色。北京故宮附近的北海公園本來 是禦花園,園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為 蓮葉所覆,蓮葉有時候高出水面將近2米 ,開著千萬朵清雅芳香的花。蓮葉下可以 行駛小船。 中國有許多與蓮有關的話語,蓮子代表連 生貴子,藕為佳偶。並蒂蓮代表壹對戀人 ,藕斷絲連是指男女雖然分手,但情意未 絕。 據說在公元五世紀,南齊東昏候“鑿金為 蓮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 步生蓮花也!”因而後人稱美人之步為蓮 步,又稱女子之纖足為金蓮。 沒有別的植物可以像蓮那樣把亞洲各種不 同的文化和諧而完美地融在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