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有聯系的。現在韓國的國旗即使正式稱呼也叫“太極旗”(韓語:/太極旗(
Taegeukgi),顯然是中文的音直接翻過來的),長寬比為3:2,由白底、藍紅色太極圖和幹、坤、坎、利四卦組成。韓國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中間的藍色和紅色太極器械分別代表陰陽;左上角的莖代表天、春、東、仁;右下角的坤代表土、夏、西、義;右上角的脊代表水、秋、南、禮;左下角的距離代表火、冬、北、智(1949年3月25日,韓國文部省審查委員會官方說法)。
但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把“太極八卦圖”這種有壹定哲學意義的圖案當成國旗,確實很奇怪。而且,要用就要全用,為什麽要用四卦。其實韓國國旗的歷史很特別。
先說這面國旗。它壹定起源於歐洲。古代東亞沒有國旗的概念,但近代西方殖民者入侵東方。中日韓為了對付西方,開始用壹些旗幟來代表自己的國家,後來就演變成了“國旗”。1876年,朝鮮被日本攻破。受此刺激,韓朝開始意識到也需要壹面國旗。
黃龍旗在清朝末年被清朝用來代替國旗。
那就設計吧。我應該用什麽?要知道朝鮮當時是清朝的屬國,所以朝鮮國旗的第壹個設計方案是由清朝駐日使館參贊黃遵憲提出的。1880年9月,黃遵憲撰寫小冊子《朝鮮戰略》,建議朝鮮“邀請陸海軍以龍旗為國徽”,同年6月,165438+10月,清大臣何在日。此時清朝的邊防警報頻繁,清朝的這壹提議無疑是為了增強其在朝鮮的存在感。
然而,朝鮮似乎並不這麽認為。他們想設計自己的國旗。1882年,清朝協助朝鮮與美國簽訂《修貿條約》,條約要有國旗。5月21日,條約簽訂的前壹天,朝鮮官方李穎君設計了國旗方案,但第二天就遭到協助朝鮮簽訂條約的清朝官員馬建忠的質疑,馬建忠向朝鮮全權代表提出申請。
什麽情況?清朝認為朝鮮設計的國旗容易和日本混淆。計劃是什麽?根據描述,這是壹個類似於“五卦”太極旗的圖案。於是馬建忠認為這樣不好,馬建忠也拒絕了之前的龍旗方案,因為這樣又會和中國混在壹起,所以他的建議是“還是用白底,中間用太極圖,外圍用八卦,正好是八路之數。”八卦是純黑,太極是半紅半黑,旗外邊緣是紅色。如果呢?"
這是太極旗最早的起源。
那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太極格局吧。韓國人是如何青睞這種格局的?其實“太極雙魚”的圖案是很多古代民族都在用的。在漢族文化圈,這是陰陽的象征。古代韓國受道教文化影響較大,所以民眾對這種圖案的認同感很高,其國王禦旗也有些類似。
朝鮮國王禺期
然而,朝鮮人仍然沒有馬立克建中的建議,但是他們很快發現他們沒有時間去關心國旗。此時清朝與日本在朝鮮相持不下。1882年,朝鮮爆發抗日兵變,後被日本壓迫。日本強迫朝鮮締結《吉屋浦條約》,規定朝鮮要派遣使節向日本道歉。當年9月,韓王帶著金陵隊長樸永孝作為賠罪兼修行的使者,前往日本。臨行前,樸永孝向高宗國王詢問國旗事宜,高宗授權樸永孝在必要時制作和使用國旗。
於是,在赴日船(“明治丸”)上,樸永孝和於今平等參與了英國駐朝鮮領事阿什杜德(W.G .
阿斯頓和英國隊長詹姆斯設計了最早的帶有太極四卦圖案的太極旗,並將旗的設計上報我國。
“太極八卦的風格特別優秀,但是八卦的分布相當混亂,在各國都很不方便,很容易模仿。不如只用四卦,畫四角。”
1883年3月6日(農歷正月二十七),朝鮮王朝正式決定以太極旗為國旗。1897後成為大韓帝國的國旗。當然,朝鮮半島被日本吞並後,這面旗幟自然不存在了,但卻成了朝鮮反日組織的代表圖案。需要指出的是,在很長壹段時間內,這面太極旗實際上並不是韓國專用的,而是整個朝鮮半島的象征,所以起初也在北方使用。但是後來朝鮮政府改了現在的國旗。
1948年2月朝鮮人民軍開國大典上,金日成畫像兩側懸掛太極旗。
而韓國呢?然後繼續用改進版的太極旗,也就是現在的。
對了,朝鮮王朝第壹次立國旗的時候,因為是清朝的附庸國,所以要經過清朝的批準,清朝同意了,但是清朝在自己的記錄上加了壹個註釋。
“大清國屬朝鮮國旗”,中國出版的《通商條約章程匯編》中就有這壹條,所以才變成這樣。
當時朝鮮政府在外交場合有時使用的國旗上總是印有“清朝屬於國家”的字樣,但現在,朝鮮人似乎很不喜歡這樣的字眼,但歷史就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