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直以來,人們對於馬未都的敬仰之情,那是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馬未都本身就是壹個傳奇,他本人的故事堪稱勵誌。馬未都的收藏故事妙不可言,書法也是屢屢被人提起。馬未都書法保守爭議的地方,在於有人指責他專門做收藏生意,不搞書法,與文化學者身份相違背,難得儒商之名。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儒商,顧名思義就是德才兼備的商人,尤其是文化素養相當之高。歷史上能夠得到這壹稱呼的人,首推子貢。其實,馬未都也可以歸類為商人之中。根據馬未都好友王剛的說法,妳可以稱呼他為古董商人,這也沒有什麽。實際上,馬未都本人對於其他人稱呼他為商人是非常反感的。馬未都壹直以文化學者自居,傳播文化是他的責任與使命。既然馬未都是壹個文化學者,那麽他的書法應該是在線的。可事實並非如此,馬未都的書法確實是有點不入流。
馬未都書法不入流,也是有著深層次的歷史原因。馬未都早年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小學四年級就輟學回家了。馬未都的自身文化素養,還是在離開校園後,依靠自學與經驗積累起來的。正是由於早早地離開了學校,馬未都的書法壹直沒有得到系統的培訓。我們現在來看看馬未都的書法,無論是硬筆書法,還是軟筆書法,都帶著濃厚的“江湖味”。
上圖為馬未都的硬筆書法,下圖為馬未都的軟筆書法,兩相對比就會發現馬未都的書法沒有章法不符合書法的基本特征。實際上,馬未都離開校門成人之後,先是在雜誌社當編輯,後又搞收藏,專門做的就是收藏生意。如果他不做收藏生意,那麽就很難去生活,專門去做的話,就難免會忽略書法修養。書法修養不同於其他,壹方面需要深厚的時間沈澱,另壹反面需要勤奮地練習,這兩方面馬未都都是不具備的。
馬未都畢竟不是職業書法家,不能因為人家搞收藏與文化沾了點邊,就壹定要人家學習書法。其實,馬未都的文化素養還是相當在線的。大家可以看壹下,馬未都的相關解說,不僅有深度而且有自己的看法,確實是稱職的文化學者。他不註重書法修養,更多的是自身經歷局限性決定的,這也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
馬未都的書法雖然不入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在文化傳播上,還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時至今日,馬未都依舊有壹大批粉絲,自稱“馬紮”。至於因不修書法難得“儒商”之名,在筆者看來,能否得到儒商之名,關鍵在於自身是如何作為的。馬未都表示自己未來將捐獻畢生所藏給社會,這難道不是儒商表現嗎?所以,不能簡單地根據馬未都的不入流書法,來斷定他不是儒商,這本身就是壹個武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