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被譽為“石中皇帝”、“石中皇後”。彩石有“細、結、潤、膩、溫、凝”的劉德。其石質、色澤、形狀豐富,晶瑩潤澤,貯藏品種豐富。硬度在2.5到2.7之間。是壹等雕花彩石,是“貴石”。福州先民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將其打磨成石珠和箭頭。目前已出土發現1500年前的壽山石雕。南宋時期,壽山石礦被大規模開采。經過元明清的發展,形成了獨立的壽山石雕業。壽山石雕藝術作品精美巧妙。在明清時期,壽山石雕的印鈕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明清之際,壽山石印章情有獨鐘。康熙帝等皇帝用壽山石制作寶璽,成為皇權的象征,壽山石尤其是田黃石的價值也倍增,有“壹兩田黃,三兩金”之說。壽山石雕刻工藝豐富多彩,精美絕倫,有圓雕、鈕雕、細雕、鏤空雕、淺浮雕、高浮雕、嵌雕、鏈雕、篆刻、微雕等。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壽山石雕藝術是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巧和藝術精髓的結合。其社會影響極其廣泛,具有“陪伴帝王將相、中國文人君子、貼近普通百姓”的藝術魅力,深受海內外藏家的喜愛。壽山石在中國玉器傳統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其工藝品常被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壽山石雕刻工藝品,尤其是壽山石印章,備受世人青睞。壽山石工藝品已成為中國玉雕中優雅、精致、高貴、智慧的象征,“與石為友”、“與石為友”、“與石有情”已成為壽山石文化藝術的壹大特色。
黃和在《壽山石》中寫道:“壽山石品種繁多,由其質地、顏色、形象、產地、礦洞等因素決定,又可分為:指山石中壽山石的原生礦石,產於脈中。由於地勢較高,地下積水不多,石頭略遜於水坑石。山坑石分布範圍廣,產量大。因產地內外環境不同,品種有高山石、都城坑石、山博洞石等。其中,僅次於田黃的嘉良山石中的芙蓉石最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