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搖滾20年:
搖滾歌曲第壹次正式在中國作為有聲出版物出版,是1986年“世界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會”的紀念專輯中收錄了崔健的《壹無所有》、《不是我不明白》,這也標誌著中國搖滾樂的正式誕生。
1989年,崔健推出第壹張個人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也是中國第壹張真正意義上的搖滾樂專輯,其後黑豹樂隊的《黑豹》,唐朝樂隊的《唐朝》,合輯《中國火Ⅰ》陸續發表,成為永留中國搖滾史冊的經典唱片。
提到香港的搖滾樂,就不能不提BEYOND。因為中國搖滾樂最初的萌芽就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和臺灣。受西方影響,香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現了壹些地下搖滾樂隊,除了BEYOND樂隊,其它真正具備公眾影響力的卻很少。
1990年崔健為亞運會集資義演的首場演出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拉開帷幕。同年被稱為“中國首屆搖滾音樂節”的“90現代音樂會”在首都體育館舉行。“唐朝”、“呼吸”、“眼鏡蛇”、“ADO”等六支搖滾樂隊參加了演出。
1993年南方音樂團體組織“音樂公社”在廣州舉行“追憶似水流年”音樂會。這是南方搖滾音樂第壹次大規模浮出水面。同年在首都體育館舉行了“奧運——中國之夢”大型搖滾音樂會。
1994年,是中國搖滾史上最不能被忘記的年份。這壹年被稱為“魔巖三傑”的竇唯、張楚、何勇同時推出了《黑夢》、《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垃圾場》三張專輯,再加上同年崔健的《紅旗下的蛋》,鄭鈞的《赤裸裸》,中國搖滾音樂市場盛況空前。
1994年12月,竇唯、張楚、何勇、“唐朝”參加在香港紅磡體育場舉行的演唱會。這是壹場中國搖滾樂歷史上極其重要的演唱會,現場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和近萬名香港觀眾,香港民眾被中國大陸搖滾樂隊帶來的音樂所震撼。
1994年11月“鮑家街43號”樂隊在中央音樂學院成立,汪峰擔任主唱。1995年組建“鮑家街43號”擔任靈魂主唱。1997年發表第壹張專輯《鮑家街43號》。
1998年發表第二張專輯《風暴來臨》。2000年,樂隊解散,同年汪峰發表專輯《花火》。2002年發表專輯《愛是壹顆幸福的子彈》。2004年發表專輯《笑著哭》。2005年發表專輯《怒放的生命》。
1994年,許巍簽約紅星生產社,發行單曲《兩天》、《青鳥》
中國搖滾樂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就壹直處於地下發展的狀態,但依然頑強地生長著。
壹年壹度的迷笛音樂節,迄今為止已經連續辦了十屆,幾十支搖滾樂隊參加,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搖滾青年從祖國各地奔赴迷笛現場。
2002年麗江雪山音樂節,是第壹個按照國際慣例及操作方式舉行的音樂節。兩天長達二十多個小時的連續演出及雪山萬人狂歡活動,讓人們感受到了壹種音樂本色的回歸。
2004年,主題為“誰在春天裏歌唱”的大型搖滾音樂節在北京各大演出場地同時循環上演,從而締造了中國搖滾樂歷史上樂隊數量最多的壹次集結演出,樂隊數量超過壹百支。這也是唯壹壹次北京所有搖滾演出場地的集體行動。
2013年,許巍在簽約歌華萊恩後,從7月份開始,舉行‘此時此刻’演唱會的‘十城巡演’。暌違四年,許巍終於回歸舞臺。到9月中旬,搖滾樂隊妖怪茶會也發行了他們以‘反戰’為主題的首支單曲。
同年,名為“中國搖滾的光輝道路”的搖滾音樂節在賀蘭山下舉行。壹萬多名15歲到40歲的中國青年背著帳篷、大號軍用水壺、啤酒、草綠色軍挎、望遠鏡,乘坐火車、飛機、大巴奔向賀蘭山。三天的演出以至少100萬元人民幣的盈利額度成為中國搖滾歷史上規模最大、商業操作最成功的大型音樂節。
擴展資料:
思想:
強烈的現實批判精神、與主導價值觀的偏離或沖突是搖滾樂最根本的精神特征,也是在價值層面辨別搖滾樂與商業化流行音樂的依據。搖滾樂對抗的主導文化,在大多數時候就是現代資本主義工業文化。
同許多現代主義藝術壹樣,搖滾樂也反映了社會現代化-現代性進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甚至可以說,對現代工業文明、城市文化和市場文化的抗拒、對異化、麻木的人性的批判是搖滾樂最原初的精神內核,或許這可溯源至最先組成強搖滾樂的兩大音樂元素——布魯斯和鄉村民謠:
曲調靈動跳躍和不可預見性的布魯斯正是用它變幻莫測的音樂語言在表達對機械的工業秩序和單質化的、批量生產的市場文化產品的否定,而遠離塵囂、恪守淳樸價值觀的鄉村民謠則是對破壞生態環境、遠離大自然和人類原始生命力的城市化進程的反撥。
百度百科-中國搖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