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十二月帖》。《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歷(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壹,意即希世珍寶。
《中秋帖》原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遺憾的是,短短二十二個字,其含義並不能明白無誤得加以解讀。
有專家認為,此帖是《寶晉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
所以,給讀者對於《中秋帖》內容的解讀,帶來了壹些障礙。
但是,從書法藝術而言,其不失為壹件上等傑作。
擴展資料古往今來,我們與祖先***沐在同樣的月光之中,這輪皎潔皓月也照亮過無數文人墨客的心靈,他們為後世留下了眾多吟誦中秋的書畫精品。
論及與中秋有關的書畫作品,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晉代王獻之(傳)的草書《中秋帖》也許是其中最著名的壹件珍品。它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壹起,被乾隆皇帝譽為“三希”,意為此三帖乃希世珍寶。
《中秋帖》總***3行22個字,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沒有落款,如何斷句亦引人遐想。帖正文右上角還有乾隆的禦題簽“晉王獻之中秋帖”。
創立草書“壹筆書”是王獻之的壹大貢獻,他將張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進壹層。《中秋帖》被認為是“壹筆書”的代表作,筆勢連續不斷,宛如滔滔江河,壹瀉千裏,表現出壹種雄姿英發的爽爽之氣,世人評價甚高。
盡管《中秋帖》的藝術性毋庸置疑,但其帖所用竹料紙約到北宋時方才出現,從行筆判斷,書寫時用的是無心筆,並非晉朝慣常使用的有心硬筆。盡管乾隆皇帝言之鑿鑿是王獻之真跡,當代書畫鑒定家普遍認為可能是宋代米芾所臨,故同樣寶貴。
關於《中秋帖》的鑒藏和傳世,還有壹段曲折的故事。此帖曾經宋代宣和、紹興內府,明項元汴,清內府收藏。民國時溥儀將其攜出宮外,流散民間,和王珣《伯遠帖》壹起被典當於香港壹家外國銀行。1950年,兩帖面臨出售。香港鑒藏家徐伯郊得知這壹情況,聯系了當時故宮博物院的馬衡院長,馬衡向周恩來總理報告此事的原委。1950年,周總理親自指示:“同意購回《中秋帖》及《伯遠帖》”,使其回歸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