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曾經感覺到火。是因為谷峰圈實際上是壹個高度活躍的亞文化社區,而這個社區的成長實際上依賴於微博崛起的紅利和5sing、嗶哩嗶哩音樂區、網易雲前期、中期、後期的發展。從音樂內容到流量積累,效率非常高。
亞文化圈的用戶往往是他的社交圈裏的“專家”(10年前上網的人,不像現在那麽多接受信息多的人那麽容易輸出文化),所以我們在那個黃金時代經常看到同壹位歌手的整整壹個階層的聽眾和粉絲。我們經常看到身邊的人都是古風粉,形成了壹定的信息繭房,所以會覺得古風圈的歌手特別火。其實十年前我的歌都不在音樂榜單上吧?
當然,我們不能妄自菲薄。社區的力量非常強大。作為網絡名人,壹個擁有百萬鐵粉的歌手,也是非常巨大的。
二、古風圈流量和社群的衰落。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其實很簡單,就是壹篇博客的改版。以前壹個博客的信息流純粹是基於關註的關系,也就是妳關註的人發的東西,只要妳在附近刷微博,必然會看到。改版後,妳可能很難再刷到妳關心的歌手的信息了!
此外,5sing社區的沒落,嗶哩嗶哩音樂區的沒落,網易雲音樂聽的工具化。這些局限,加上壹篇博客的改版,撼動了古風卷社區的石頭。沒有依據,也沒有集中曝光內容的流。創作者和觀眾都開始缺乏新鮮血液。也就是從那以後,古樂界壹直在萎縮。隨著時間的推移,粉絲年齡越來越大,開始忙於學習、工作和家庭,過去高度活躍和集中的“流量池”也會慢慢消散。
第三,某音時代和網絡音樂大潮。目前的網絡音樂市場非常活躍,上面提到的榜單中有很大比例的網絡歌曲。這是由於短視頻平臺的出現,給了網絡歌曲高頻曝光(洗腦)的機會。我現在回答的問題包含了壹個問題——為什麽我們喜歡的歌手的歌不在名單上,同樣是網絡歌曲?
再說環境和作品壹起。中國有9億網民,音樂平臺註冊用戶至少有7億。聽歌的最大受眾大約等於網友畫像。所以排行榜裏耳朵投票的歌壹定是偏向大眾審美的,甚至是討好大眾的。但谷鳳泉之前作品的創作方向都是為小眾服務的,也只是為了討好音樂人和策劃人自己的審美。別人喜歡這些作品往往是壹種巧合(正是這種巧合增加了社群的凝聚力)。當然,我絕不是說這些作品不會受到大眾的歡迎。其實古風圈的很多作品不是膾炙人口就是優秀。有時候只是缺少機會,比如這幾年燒的幾首古歌。
四、國風潮流vs古風圈的沒落。其實我們的歌裏有很多大眾喜歡的東西,只是在為小眾服務的過程中,沒有把這些東西提煉出來然後做到極致。古曲創作不是圈內幾十個音樂人的專利,技術門檻不高。所以隨著古風/國風的興起,在這個概念從小眾文化向大眾文化轉變的過程中,不斷有社區外的創作者和音樂人嘗試國風歌曲,開始面向大眾市場創作。
其實幾年前我們都知道,隨著國風概念的興起,國風音樂的外延會擴大是肯定的,不僅僅局限於古風圈的小眾社區,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圈外人”也想建立壹些壁壘,這需要商業上的成功。但是,所有的探路者,可能至今都走不到筆直的道路,甚至“外人”看著前輩踩坑也不來,而是選擇了另壹條路,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面向大眾市場的國風歌曲。
但是,我們自己還是試圖用小眾口味“逆襲”大眾市場。哈哈,比如《長安姑娘》《探窗》成績還不錯。總之,無論圈內圈外,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開始受益於活躍的在線音樂市場,投身音樂行業,能夠靠音樂養活自己。其他話題我可能說的比較多,這裏就不再壹次壹次的延伸話題了。
5.歌手。上面說的都是環境,作品,流量,受眾等等。其實歌手自己也有話要說。歌手和歌迷朋友壹樣,都有自己的事業,年紀大了很難再像昨天那樣活躍。新的短視頻時代,有與時俱進的心/時間/能力的人並不多。
但是我覺得歌手的粉絲朋友們不用擔心。古風圈因歷史進程而有所成就,《老人》具有開拓時代的特殊性。它帶來了自己的民族學位(少數民族的民族學位也是民族學位)和咖啡所,它沒有失去未來。妳能做的,就是看到帶有壹些古風屬性的內容,不要忘記轉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