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縣(原中甸縣)尼西湯堆土陶制品遠近聞名,歷史悠久,是藏區土陶燒制技藝制品的典型代表。在尼西鄉幸福村發掘的距今二千多年前的石棺墓中發現有夾砂褐陶器,有些器物的形狀與現今尼西制作的陶器極為相似。尼西陶器的特點是肚大口小,選料精、做工細、多為黑陶,表面勾勒出簡單花紋圖案或鑲嵌上各色瓷片作裝飾,是當地群眾喜愛的日用器具,所以居民家中的器具大都是土陶制品。
土是制陶的主要原料,尼西湯堆的土陶原料使用當地(薩西貢)挖來的3種材料混合,壹種是附近湯滿河的風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壹種是采本村附近山上的白色砂土;壹種即最主要的原料是村子附近山上的紅色黏土。在燒制過程中取三分之壹的白土和三分之二的紅土攪拌後在平壩上曬2至3天,再用粗10公分、長1.2米、重7公斤的櫟木杵舂4個小時左右,用篩子篩,然後合水揉成團,將泥團燜在大鐵桶內,燜的時間越長越易制作。
制陶壹般在自己家中進行,制作時多席地盤腿而坐,制陶的案子是壹塊長條形木板,鋪在地板上。因地處高原,室內陰涼,即使是夏天,也需穿著毛衣,腿上蓋著棉毯。制陶的工具有:陶拍(陶拍有20多種,最小的寬2公分,長25公分,最長的寬12公分,長25公分)、雕筆、木刮刀和壹塊圓中帶方的圓底木板,相當於手輪,圓底木板置於長條形案子上,用左手拔動旋轉。
制陶的工藝流程:采土、曬土、舂土、篩土、和泥曬土、羼料、制胚、鑲瓷、陰幹、磨光、燒制、焐熏、刷酸奶渣水等十幾道工藝流程。采土:土用尼西本地所特有的壹種黏土;曬土:采土回來後曬土3天左右;舂土:陶土原料混合後用木棍敲擊原料,使之更加細碎;篩土:拿篩子細篩出細泥後裝入口袋中;羼料: 風化沙石、白色沙土和紅色黏土3種原料羼的比例為0.5:0.5:2,混合在壹起;和泥:用手在沙土中央扒開壹個圓圈,把水倒入沙土圈中等待攪拌,陶土與水迅速攪拌混合,和泥是制陶的壹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以幹濕恰當為好;然後把陶土揉和成大小壹樣的團狀後,在壹邊堆放,蓋上塑料布保濕待用;制胚:首先取適量的陶泥,用陶拍在板子上打成條狀,在基座上盤成器型,根據器物形狀,用陶拍打成器物大體輪廓。鑲瓷:旋轉基座,用木刮刀刮勻刮平,接著在器壁外鑲嵌瓷片,點飾各種圖案;陰幹:成形後置於通風處陰幹(壹個星期左右);磨光:用粗麻布將陶器磨光;燒制:然後放置在火塘上烘幹(壹般2天左右);再將其放在火塘周圍烤黑1至2小時; 焐熏:最後將基本成形的陶器放置在平壩上堆摞成2至3層,在陶器的空隙間和周圍堆放松柴,再用櫟樹葉引火,燒壹小時左右,待柴燃完後用鋸木灰將陶器捂10分鐘左右;刷酸奶渣水,陶器即制作完成。在他們制作的黑陶器物上,采用各種形狀的碎瓷片(通常將丟棄的瓷碗敲成各種圖案的碎片有圓形、長方形、三角形)鑲嵌成各種圖案。有些則在器壁上手工雕刻龍頭、牛頭等圖案,顯得樸實而別致。
尼西湯堆壹帶土陶目前已有80多種,分為生活用具、宗教用具、工藝品3大類。其中生活用具有罐、鍋、爐、壺、盆等30多種。宗教用品有香爐、酥油燈盞等20多種,工藝品有花瓶、煙灰缸等20多種。
湯堆出的陶器名揚國內外,是因為湯堆土質有特殊的黏性,湯堆陶制工藝為藏區土陶工藝之精品,均采用祖輩們傳習下來的傳統工藝和材料制作,做工精細、外觀古樸厚重、粗獷大方、特色濃郁,有“現代古董”之譽,作品遠銷到國內許多大城市以及香港、臺灣、新加坡、日本和歐美市場,深受國內收藏家、外遊客和商家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