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各個地方的民風民俗

各個地方的民風民俗

壹、安徽集居與散居.安徽宣城民俗風情

舊時民間村落多為集族而居。如至今還保存明清時期建築風貌的黃山市黟縣宏村、西遞村等,村民居舍相連壹體,依山抱水,坐北朝南。

各戶頭喜歡建立獨門獨戶的居室,如建成連三、連五、連七(七間屋並排建築),或“明三暗五”式居室,中間為大廳,左右室各間隔為二,前場後院。多數為土磚瓦房,少數建青磚墻壁;貧戶則蓋土墻茅屋遮頂。

***和國成立後,少數城市民眾住進了單元樓房;80年代後興起老城改造,各街道大都建築有整齊劃壹的高樓大廈,城鎮人以居住單元樓為主。90年代以來,小區建設漸成氣候。

二、四川彜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四川涼山彜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六月廿四日,家家飲酒、吃坨坨肉、並殺牲以祭祖先。人們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人們參加鬥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

康定轉山會:

每年四月初八這壹天,人們從四面八方雲集康定,在山頂草坪上,帳篷綿延,人山人海,白天賽馬,摔跤等民族體育活動。入夜,燃起篝火,席地飲酒,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黃龍廟會:

每年農歷六月十六日,方圓數百裏的藏、羌、回、漢各族人民集會黃龍寺,在寺前空地上帳篷連營,爐火如星,各部酋長率眾排列大圍,環跳互唱,應聲山谷。

川劇:

是流行四川地區的壹種地方戲劇,是戲曲中較為古老的劇種之壹。由於它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我國戲劇舞臺上占有壹定位置,文藝百花園中的壹朵奇葩。

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壹樣,不同的是身背壹根放牛鞭子。

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壹地,便編壹些吉利的歌謠演唱。說唱完畢,將壹張紅紙印制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牽牲見客:

彜族交際習俗。彜族待客,根據客人在會上的不同需求而分別宰殺不同的牲口:貴客殺牛,次者殺豬羊,壹般客人殺雞。不管宰殺什麽牲口, 都壹定要等客人進門後,將牲口牽致電客人面前讓客人看過然後才宰殺,以表明牲口絕非死物或偷來的。

吉縮:

彜族交際習俗。彜語音譯,意為回避。按傳統習慣,媳婦和公公、大伯及丈夫的叔叔、伯伯之間都要回避,以示互相尊重。凡需相互回避的人,平時坐、立、行走都要保持壹定距離,不能面對面坐在壹起,不 能使用粗俗語言,身體各個部位不能有任何接觸,即使身上的披氈也不能挨擦著。

雙方在路上相遇,媳婦應恭敬地站在壹旁,等對方走後再走。媳婦不能當著應回避的人梳頭,如果在梳頭,突然發現對方走來,應趕緊用披氈把頭 蒙住,否則就是失禮。

摔跤:

彜族傳統遊藝活動。每逢年節和喜慶場合,鄰近村寨的人們都要聯合進行摔跤比賽,場面十分熱鬧。按習俗,獲勝的摔跤手將成為姑娘們的偶像,優先贏得姑娘的愛情。

三、山西

頭腦是太原名吃之首,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來歷是這樣的:明末清初傅山先生傅山精通醫術,尤善婦科。傅山母親陳氏晚年多病,他潛心研究發明了“八珍湯”,為老母滋補調養之用。

八珍湯原為元明時的壹味療病中藥,由人參、白術、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炙甘草組成,皆為補氣養血珍品。精通醫術的傅山,將“八珍湯”從純藥劑改造為藥膳,還得助於古代頭腦酒的食俗。

初喝者,猶新觸洋酒,思須凈,心須純,這樣第壹次勉強下咽,第二次略辨其香,第三次便能津津有味得其真趣了。頭腦養生,常吃不上火。頭腦中有羊肉、山藥、藕片。羊肉性熱補虛,藕根清熱化痰,山藥補脾除濕。據說頭腦還有美容之效,女人吃很好。

擴展資料:

早在《漢書·王吉傳》壹書中就有“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的記載。《禮記·王制》雲:“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這裏說的王者巡守之禮,就是國君深入民間,對鄉村社會的民情風俗進行壹番調查研究。

太師是掌管音樂及負責搜集民間歌謠的官吏,他把民間傳承的民歌(國風)呈遞給國君。國君通過這些民歌,“觀風俗,知得失”,制定或調整國家的方針政策。我國古代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風》,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間流傳的民歌。

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風俗習慣,包含著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對研究我國古民俗具有重大價值。就比如《水滸傳》中的江湖文化、俠義文化都屬於民俗文化意識範疇。

擴展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民俗

  • 上一篇:關之琳劉鑾雄(讓關之琳帶2000萬去喝酒)
  • 下一篇:天球儀(2000年前的計算機)讓科學家解開了“宇宙”之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