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固表,止汗。
表裏不足,自汗,惡風,面色?白色,或虛弱易受風邪侵襲。
紫菀(蜂蜜)、茯苓、麻黃、知母、金銀花、陳皮、半夏(生姜)、前胡、遠誌(制)、川貝、罌粟殼、山楂、羚羊角。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於小兒肺熱咳嗽、痰濕咳嗽。
口服:壹歲2~4ml,壹至三歲5~10ml,四至六歲10~15ml,七至十二歲15~20ml,十五歲以上20~30ml,壹日。
罌粟殼、甘草、陳皮、肉豆蔻、訶子、白芍、白術、黨參和茯苓。
口服,壹次4片,壹天兩次。
和胃祛濕,益氣潤腸。用於脾胃虛弱,慢性痢疾,脫肛,腹脹腹痛。...
口服,壹次4片,壹天兩次。
以山楂為主料。
食欲和消化。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積腹脹。...
口服,壹次5片,壹日3次。
蒲公英、忍冬藤、皂角刺、蜂箱。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用於治療口腔炎、口腔潰瘍、咽喉炎等。對兒童口腔炎癥有特效。
用於口腔噴霧。每次擠適量藥水入口中,每日3-4次,小兒減量。
化橘紅、川貝、雲錦、苦杏仁、去殼、五味子。
口服,壹次兩粒,壹天三次。
具有滋陰清熱、斂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用於肺腎陰虛所致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胸膈脹滿。
大黃、兩面針、紅花、馬錢子、梔子、莪術(制)、白芷等。
消腫化瘀,舒筋活絡,止痛。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扭傷、輕度水火燙傷。
熟大黃、土鱉蟲(炒)、水蛭(炒)、幹漆(煆)、桃仁、杏仁(炒)、黃芩、地黃、白芍、甘草。
活血化瘀,通經消腫。
用於瘀血內阻,脘腹腫塊,皮甲脫臼,目眶發黑,潮熱勝瘦,閉經失敗。
內服,水蜜丸3g壹次,小米丸3 6粒壹次,大米丸1 2粒壹次,1 2粒壹日壹次。
牛黃、梔子、郁金、石膏、鹽酸小檗堿、朱砂、雄黃、水牛角濃縮粉、黃芩、珍珠母和冰片。
消炎,解熱,復蘇,鎮靜,血壓和鎮靜。
適用於病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氣管炎等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熱。
大黃、炒牽牛花、檳榔
消食化滯,祛痰通便。
孩子停止哺乳,腹脹,便秘,痰多,哮喘。
口服。壹歲以內0.3g壹次,壹至三歲0.6g壹次,四至六歲1g壹次,每日1~2次或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