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過程中開發學生的智力,並不是教師把智力“移植”和“傳遞”給學生。智力不能直接從壹個主體轉移到另壹個主體。智力的發展是借助語言工具和非語言符號等物質媒介,通過壹定的腦力鍛煉,掌握知識和技能而實現的。知識和技能是人類智力活動的產物,包含著人類的智慧;知識和智力都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東西,是通過物質載體固定和概括的。中學生正是通過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學習知識和技能,在吸收人類智力成果的過程中,智力得到鍛煉和發展。比如,數學知識是數學思維活動的結果。皮亞傑認為,兒童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從壹種思維結構過渡到另壹種思維結構的過程。數學知識是思維訓練的結構性“材料”。從智力發展的意義上說,數學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數學思維活動學習數學家思維活動的結果,使其思維得到鍛煉和發展,使原有的數學思維結構轉化為數學家的思維。引導學生智力發展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備課、學教材、上課、答題、輔導、組織考試、批改試卷和作業,都要分析學生的思維過程,考慮開發思維的教學措施。這裏僅從科學概念的形成、科學原理的掌握、實踐知識的運用等方面進行說明。1.鍛煉學生形成科學概念的智力。科學概念是壹種廣義的知識,是用文字表達的。任何概念都是人類在長期實踐中智力活動的結果,凝聚著人類的智慧。概念是智力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認識客觀世界的紐帶,是思維活動的基本單位。新概念的引入可能導致科學認識的重大突破。就個體發展而言,新概念的形成成為理解新事物、解決新問題的邏輯思維工具。沒有概念這個思維單位,就不可能以判斷和推理的形式產生智力活動,也就談不上智力發展。教學中學生新概念的形成給知識增加了新的內容,並影響著相應的知識結構的變化。學生在形成科學概念的過程中,接受和吸收其中蘊含的人類智慧。引導學生的智力發展,就是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形成概念思維活動,引導學生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正確的思維活動,把概念形成的過程作為主體智力活動的過程。2.在掌握科學原理的過程中,為智力的持續發展提供生長點。科學原理是由科學概念構成的命題和判斷,表現為公理、定理、定律和公式,其語言形式是句子。判斷是對兩個或多個對象之間關系的理解。引導學生掌握科學原理,要註意揭示對象的各種關系,如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壹般與特殊的關系、原因與結果的關系、動機與目的的關系等。通過這些教學,學生可以進壹步掌握人類智慧的成果。在掌握科學原理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判斷、推理等壹系列智力活動,掌握科學原理成為進壹步智力活動的前提和起點。教學中學生的認知活動不同於自發的認知過程,教師遵循認知發展規律,激發學生心理活動的積極性,有計劃地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在揭示科學原理本質的過程中,還教會學生運用智力方法,有意識地鍛煉智力。3.在應用知識的實際操作中,形成並鞏固新的知識結構。使學生能夠將所掌握的概念和科學原理運用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各種操作中,通過同化、適應,使知識進壹步系統化、概括化,形成調節活動的心理結構。因此,知識的應用是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重要環節。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實踐獲得的技能和熟練程度是壹種能力,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是發展智力的必要因素。知識應用於實踐,壹方面是內部智力行動轉化為外部實踐行動以完成實踐任務,另壹方面是外部實際應用對象轉化為內部思想的行動。智力的發展是將外部活動內化並簡化為內部活動的過程。在教學中,無論是通過實踐的實際操作,還是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操作,不僅要用腦,還要用手,手和腦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外部運動發展為對詞語的邏輯思維,即從外部的物體運動發展為內部的智力運動。學生在教學中通過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形成技能,內化外部活動,不斷形成新的智力結構,在應用中得到鞏固,提高智力素質,從而使智力不斷發展。推薦本頁給朋友收藏。
上一篇:奧迪旅行車家族特別版車型正式上市 售36.98-62.28萬元下一篇:如何辨別棉宣紙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