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豐富了語文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呈現、信息容量大等特點,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圖片、圖像、動畫、聲音、文字等等是多樣而豐富的,而小學生對具體形象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點,非常有利於他們知識的獲取、存儲與建構。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及教學需要,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實物展臺、液晶顯示儀、網絡技術等創設教學的情境,讓學生走進情境、體驗學習,在優美的情境中去閱讀、發現、質疑、思考、探究,領會文章的內容,體會文本的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對遊記課文,作者所寫的對象學生未曾見過,僅僅讀課本上的文字,就會感到索然無味。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則不同。如教學《桂林山水》時,為了讓學生壹覽桂林風景,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課前我從網上收錄了許多關於桂林山水的介紹的文字,圖片和視頻,制作了聲圖並茂的課件,通過屏幕的展現,壹幅幅桂林山水美景展示在學生面前,在與優美動聽的音樂和諧相配,讓學生產生了壹種親臨其境之感。音樂制造了氛圍,圖片再現了文章的結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後面的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會了定點觀察的寫法,比平時單獨的寫作訓練效果更佳。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突破了重難點,訓練了思維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壹般通過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訓練結合等途徑。信息技術與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靠老師口若懸河地解說,手舞足蹈地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多媒體將抽象概括的文字符號化為形象具體的可感的東西,使文字與客觀事物之間建立聯系,化抽象為形象,化概括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化難為易,逐步解決問題。如小語第七冊《爬山虎的腳》壹課,這篇課文的第三段是重點和難點,教學中,可先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麽地方,讀明白的同學在圖上畫出爬山虎的腳。然後再用多媒體把同學們的畫展示出來,集體討論交流,最後用課件出示句子,這樣形象直觀的圖面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突出教學重、難點,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引導了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習自覺性
學生在“人機互動”中,通過與課文有關的文字資料,事物的聲、色、光的發展變化去獲取知識,認識世界,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的互相作用,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這種交互方法對於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在學習生字新詞中,在計算機上為本課的生字建立資料庫,每個生字都設置按紐,有字音,筆順,字義,詞語,趣味識字等內容。學生只要按住按紐,就可以自學到相關的知識,這種方便快捷的學習方式,改變了“教”與“學”的傳統方式,在激活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拓寬了學習途徑,培養了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
遵循壹切從學生“學”的實際出發的原則,刪繁就簡,集中精力,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就應該向課堂要效率,教師提出的每壹個問題,安排的每壹個教學環節,安排的每壹項活動,都必須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和完整性。因為運用,學生將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感到自身語文能力的差距;因為運用,學生體驗到成功與進步的喜悅,獲得增強語感能力、養成積累習慣、促進語文知識向語文能力轉化的“原動力”。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使語文教學改革如虎添翼。“信息技術”這壹現代教學手段,在優化教學結構、激發興趣、激活課堂、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科學地采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走向信息技術的豐富與創新,占領素質教育的制高點,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覺性,是我們每壹位語文教師所要肩負起的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