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四十壹回中,妙玉在招待賈母和劉姥姥壹行吃茶時,給賈母用的是成窯五彩小蓋鐘,其他人壹色用的是官窯脫胎填白蓋碗。原來筆者對這種蓋碗也沒甚在意,近日看了馬未都先生的壹期脫口秀,豁然發現“官窯脫胎填白蓋碗”這八個字裏蘊藏著大奧妙,不愧是出自孤潔怪癖的“檻外人”妙玉之手!
使用蓋碗喝茶始於清代康熙年間。馬未都先生在脫口秀《觀復嘟嘟》第34期中講到蓋碗,並展示了壹個清乾隆粉彩花卉蓋碗。馬未都先生認為喝茶的蓋碗是清代康熙年間發明的,明代沒有喝茶的蓋碗,到雍正乾隆時期蓋碗就非常普及了。蓋碗很早就有,但清代之前的蓋碗不是喝茶的,而是盛東西的大碗。如《金瓶梅》等明代小說中就未見到關於蓋碗茶的描寫,明代小說普遍習慣使用“茶盞”。而在清代的小說中“蓋碗”就較常見了,在清初的《儒林外史》中就可見到。《紅樓夢》前八十回中有五次提到蓋碗,兩次分別是用來盛放酥酪和建蓮紅棗兒湯的蓋碗,三次是喝茶的蓋碗。可以想象裝酥酪和湯的蓋碗都會略大些,不同於喝茶的蓋碗。另外因功用不壹樣,蓋碗的蓋子也不盡相同,馬未都先生在脫口秀中演示了喝蓋碗的正確姿勢,喝茶的蓋碗蓋子可以深入碗內,相當於篦子把茶葉擋住。
據清史料記載,在雍正皇帝繼位後,雍正二年、四年對琉球國王的賞賜中,就有青花白地龍鳳蓋碗,這說明蓋碗在雍正初年可以列入賞賜藩王的珍品中。而在雍正四年的賞賜中還多出霽紅蓋碗,這又說明在雍正初年蓋碗的釉色在不斷創新。
賈母用的成窯鬥彩小蓋鐘價值非常高,2014年成化鬥彩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拍出2.8億天價。其實在明清時期成化鬥彩瓷就非常昂貴,遠勝永樂填白瓷器,但是從發展的順序來說填白卻是在鬥彩之前。“填白”就是“甜白”,因為瓷器釉色白而瑩潤猶如白糖,故被後人稱為“甜白”。沒有永樂甜白便不會有成化鬥彩,鬥彩的素胎就是甜白。
康熙時期填白釉瓷器主要仿永樂、宣德、成化、弘治年間制品,其中多仿脫胎瓷器,且技術成熟。瓷器的胎有厚薄之分,越薄的制作難度越高。脫胎瓷是形容瓷器的胎薄如蟬翼,胎體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內,恍如脫掉胎骨壹般。人雲:薄似蟬翼,亮如玻璃,輕若浮雲。
填白脫胎瓷創燒於明代景德鎮官窯,明代脫胎產品主要有青花和甜白兩種,因胎薄易碎難以保存,傳世品極少。壹個現代的手工脫胎蓋碗也價值不菲。在壹流的國際拍賣場上,壹件永樂甜白瓷器的估價超百萬甚至千萬。
清初脫胎技術不斷發展創新,脫胎瓷色彩也逐漸豐富。粉彩是在康熙晚期開始燒制,至雍正、乾隆時期已臻完善,脫胎瓷再也不是色調簡單的填白或青花。五彩、鬥彩、琺瑯彩和粉彩加琺瑯等相繼出現,底釉除了白釉,也出現黃釉。馬未都先生展示的就是乾隆時期民窯的壹個黃地軋道粉彩花卉蓋碗。在雍正十年對琉球國王的賞賜清單中已見不到蓋碗,取而代之的是五彩套杯、五彩酒鐘等。這也說明至雍正十年蓋碗各類釉色已經非常豐富,甚至民間都廣泛使用,已經夠不上賞賜藩王的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