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
/收藏/2004-04/18/content _ 1425869 . htm
這種貨幣是中華民國的貨幣。當時通貨膨脹買不到10只雞,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發行的最大面額紙幣。
壹個60億人民幣的中國貨幣,卻連10只雞都買不到?去年5月1日,本報曾報道廣州出現壹張6億元鈔票,也是當時發現的最大面額鈔票。沒想到,近壹年後,壹張民國時期“新疆省銀行”發行的更大面值的60億元紙幣浮出水面。最終被專家確認為真鈔,也將改寫中國最大面值紙幣的歷史紀錄。
6000元買60億元票據。
本月初,讀者羅先生帶著去年本報報道的60億元賬單來到本報。在記者的要求下,羅先生小心翼翼地從包裏掏出壹張壹元大小的鈔票,反復叮囑記者要仔細看。
記者看了壹眼鈔票,發現鈔票是用透明薄膜包裝的。註意這個錢。記者發現,其大小約為壹張6億元的票據。整體色調為白色,圖案為紅棕色。印刷看起來和6億元壹模壹樣,只是6億元中央有壹個孫中山頭像,兩邊有面值,而60億元正面是孫中山頭像,右邊是面值。此款為民國“新疆省銀行”發行,其下編號為“AN245258”。背面是“新疆省銀行”的建築外觀。60億元的面值換算成阿拉伯數字,***10個零緊密排列在壹起,算出“0”的個數!貨幣發行於1949,比6億元晚了壹年。據羅先生介紹,這張紙幣是他花6000元從朋友那裏買來的。
銀行無法識別民國貨幣
據了解,羅先生是四川人。他從小受周圍人影響,愛上了貨幣收藏。從他收集到現在已經65,438+00年了。每當他認識壹個朋友,就會讓他們留意有沒有古錢幣或者錢幣賣。去年本報的報道出來後,羅先生對新疆的貨幣產生了興趣:真的沒有面值大於6億的貨幣嗎?於是他讓新疆兵團的朋友註意了。終於有壹天,朋友從壹本舊雜誌裏翻出了這60億,激動地打電話給他。羅先生壹聽就買了。壹個朋友告訴他,在爺爺去世的那壹年,家裏人把老祖宗留下的壓歲錢都埋在棺材裏,希望能保佑後人“不缺錢花”。而這60億元,可能就是因為壹直夾在雜誌裏,最終逃脫了爛在地下的命運。
60億元記者沒見過。要想搞清楚它的價值,首先要搞清楚它是不是真的。記者第壹時間找到了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說明用途後,這些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銀行只能識別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紙幣和金屬貨幣,而這種貨幣是1949在新疆發行的。當時,新疆還處於民國政府軍閥的統治之下。應該是近代的舊貨幣,沒有它的格式銀行無法識別。只有古幣收藏者才能鑒定。
雖然錢是真的,但是沒有記錄。
據了解,廣東省博物館高級館員林亞星從事古幣研究數十年。記者找到圖書管理員林後,他告訴記者,他研究貨幣幾十年,查閱文獻上千份,但從未找到過關於60億元紙幣的任何記載,更不用說親眼所見,親手觸摸了。
為了鑒定這60億元紙幣的真假,日前,記者邀請已移居東莞工作的羅先生再次來到廣州,壹起來到省博物館,將壹張新疆銀行發行的紙幣和這張60億元紙幣交給了圖書管理員。圖書管理員林拿著昨天同壹家銀行發行的兩張鈔票,摸索了半天,在燈光和背景光下拍了幾張照片,小心翼翼地告訴我們:“這張60億元鈔票是真的!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發行的最大面額紙幣。”為了慎重起見,林館員表示,雖然已經初步確定,但還是會向權威的貨幣學會發咨詢。
專家驗鈔
磨損太多紙質差,收藏價值只有1000元。
圖書管理員林告訴記者,這張60億幣確實是“新疆省銀行”發行的。但這種紙幣是在新疆通貨膨脹極高,軍閥想大撈壹筆的時候發行的。最多發了半年,發完不久就消失了。正規的研究出版物很少註意到它,因此無法統計目前它在民間流傳的數量。而它的價值,當時它的“他是我哥”是6億,相當於654.38+00,000元的黃金券,它買不到壹只雞。60億元號稱可以換50億元的金圓券,但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早已像斷了頭的狗壹樣逃離臺灣省,貨幣早已不值錢,60億元連十只雞都買不到。
圖書管理員林告訴記者,中國發行漢幣幾千年來,從未發行過6位數的貨幣。到了民國時期,因為全國各地軍閥打破中央貨幣發行機制,全國各地大量發行貨幣,新疆開始自己造幣。當地習慣認為6更吉利,所以用3和6。
圖書管理員林說,由於羅先生持有的60億元幣品相不佳,四周磨損嚴重,幾乎沒有直的地方,紙質也是新疆幣中最差的(由於發行人當時只想掠奪財富,所以發行成本嚴重降低),收藏價值已大幅下降。最初估價只有幾百元,最高價值不會超過千元。羅先生說,這種奇特的貨幣見證了舊中國混亂的社會狀況,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特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