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明清, 大額用銀, 小額用錢, 銀錠已等同貨幣, 非常普及. 它的價值是就其重量和成色高低而定. 周行單位為兩(壹兩約為卅六克), 故俗稱銀兩. 至於銀錠的重量, 則視乎需要而定, 並無準則. 大至上可分為大中小錠, 大錠壹般是五十兩左右, 中錠十兩, 小錠則壹兩至五兩不等. 壹兩以下, 概稱為碎銀. 舉清朝為例, 最普遍是船形, 即常稱之馬蹄錠或元寶. 但許多省份卻有各自的獨特造形, 如四川的圓碗錠, 江西的方寶, 雲南的牌坊錠, 和廣東廣西的砝碼錠等等, 五花八門, 不勝枚舉. 銀錠是經由銀匠人手鑄成, 不同於銅錢銀幣般倒模或機鑄. 民國初年的嚴格執行廢兩改元, 及其後因銀價不斷高漲, 誘發外國紛紛搶購改鑄成銀圓銀
中國銀錠的價值毫無疑問, 中國銀錠是很有價值的收藏品. 然而, 銀錠的價值並不是單單在於它值多少錢. 它的價值應分為兩個層次: 它的文化價值, 及它的商業價值. 1.文化價值藝術銀錠是由人手用純銀鑄造的. 白銀是有延展性和韌性的金屬. 因此, 白銀不但有廣泛的工業用途, 也是極理想的工藝品或首飾的原料. 它有極高的可塑性, 能做出難度極高的形狀, 甚至極精致的微細部份. 而且白銀所發出的寶光, 是獨壹無二的, 非其它金屬可比美的. 惟壹例外的, 便是黃金, 所以黃金在古時也會被用來鑄寶. 總而言之, 每壹件銀錠都是美麗的藝術品, 均可反映每個朝代的不同特色, 及當時工匠巧奪天工的手藝. 歷史銀錠是中國古時的貨幣. 仔細研究, 便能夠對中國古代各地名和其演變有著深入的認識, 如有些州縣, 城市, 甚或省份, 祇在某壹段歷史中存在過, 又或是在某壹個朝代改了名等等. 銀錠也是研究中國各朝代人民地理的好材料, 如各省份的貧與富, 各地區的特色與人民之喜好, 甚至古人的姓氏名字和官府與官員的名稱等等
商業價值基本價值白銀數千年來壹直是貴價金屬. 在古代, 白銀的相對價值, 要比現在高出至少百倍. 在今天, 白銀的購買力雖然已大不如前, 但卻是在交易所炒賣的商品, 價格隨著市場需求而波動. 值得壹提, 在1970年代和80年代, 非常可惜, 於這段期間, 許多銀錠都被當作白銀賣出去溶掉, 換取暴利
古董價值沒有人會愚蠢到把銀錠以基本價值賣出. 現今存世的銀錠都是七十年以上到超過二千年的古董了. 還有, 白銀能夠抵抗浸蝕, 並不像陶瓷, 玉器, 郵票或鈔票般要極度小心處理與保存. 銀錠即使已上千百年, 仍然完好, 無需特別的護理. 意外地把壹件罕見而貴重的銀錠弄破, 機會是等於零. 附加價值除了上述的兩大因素外, 其實還有許多其它的因素, 可增加壹件銀錠的商業價值的. 這些因素, 統稱為附加價值. 體積壹般而言, 壹件小銀錠的每兩市價會比壹件較大的銀錠為高. 這是因為小銀錠的總值, 相對地較大銀錠的低很多. 銘文壹件有銘文的銀錠, 其價值要比壹件沒有銘文的銀錠超出好幾倍. 收藏家通常都會願意付出較多錢, 去購買壹件有較多銘文和印記的銀錠, 不管那些銘文印記是否重要. 不過, 壹件有齊帝號(或日期), 地名和匠名的銀錠的價值, 確實是要比祇有壹兩個銘文的銀錠高出幾倍. 而鑄明用途的銀錠, 如稅課或庫銀等, 也至少把其商業價值增加壹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