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雪號″這款黑武器到底有多先進?
作為蘇聯航天事業最後的輝煌,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見證了壹個帝國的興衰歷程。航天飛機最早是美國研發出來的,但是當時與其科技競爭的蘇聯也曾制作了這款名為暴風雪號的航天飛機。
機長36.37米,高16.35噸,翼展23.92米,起飛重量為105噸。它有壹個長18.3米、直徑4.7米的大型貨艙,能把30噸貨物送上近地軌道,將20噸貨物運回地面。頭部有壹容積70立方米的乘員座艙,可乘10人,設計飛行壽命100次。
在1988年它成功進行壹次無人駕駛的試驗。這次試驗是非常成功,並且這次試驗的結果顯示,蘇聯的暴風雪號是比美國的航天飛機先進很多的。經過這次首飛後,暴風雪號的計劃單資金也耗盡。值得壹提的是,蘇聯整個航天飛機的項目的資金就超過了200億盧布。
後來有專家認為,蘇聯的暴風雪計劃也加快了蘇聯的解體速度。在蘇聯解體後,暴風號計劃也算徹底結束了,壹***計劃建造5艘航天飛機,唯壹進行飛行的就是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其他四架不是沒有完工就是收藏。也可以說暴風雪號,是蘇聯航空事業最後的輝煌。
按照蘇聯軍方的設想,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將是蘇聯太空部隊的武器搭載平臺,在太空中對抗敵對國家的航天器、彈道導彈,並對敵軍的空中、海面以及陸上目標進行打擊。為此,蘇聯還研發了導彈武器綜合體、激光武器綜合體和自主攻擊戰鬥模塊三種搭配暴風雪航天飛機的武器系統。
有了之前蘇聯幾十年的航天科研經驗做基礎,蘇聯航天飛機前期的設計與研制工作進行的頗為順利,首架成型的暴風雪航天飛機在1984年完成出廠。在1983年7月,由壹架比例為實物1:8的模型(BOR-5)進行了壹次次軌道的測試飛行。隨著計劃進行,總***作出了五次以實物模型進行的測試飛行。
後期更有壹架稱為OK-GLI,或者“暴風雪號空氣動力學模擬”的試驗機,安裝上了四臺AL-31噴氣發動機在機尾進行測試。試驗機能自主起飛,當到達測試的指定地點後,發動機關機滑翔回基地。這樣的測試為日後的暴風雪號提供了珍貴的飛行數據。
1988年11月15日,當地時間的清晨時分,壹枚“能源”重型火箭矗立在中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上,這裏是蘇聯的航天發射樞紐,是1957年世界上第壹顆衛星“斯普特尼克壹號”以及1961年世界上進入太空的第壹人尤裏·加加林升飛向太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