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劉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館開館儀式暨首屆“印象63節”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舉行。劉三姐被關押在劇院裏。遊客以後還會看《印象》?在劉三姐之後,妳可以走進博物館,了解劉三姐的文化。
在文化印象博物館展出的大部分藏品都來自熱愛文化收藏的謝中國。22年後,他收集和珍藏了大量與劉三姐密切相關的物品,涵蓋書籍、期刊、唱片、日用品、藝術品等10多個類別,這次他和《印象?劉三姐共建劉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館是對民間博物館運作模式的壹種探索。
展出的藏品包括史料中最早記載“劉三妹”的南宋中期地理總誌《輿地紀聲》,以及20世紀60、80年代當地各種重要報刊上關於劉三姐戲劇演出的新聞報道。它不僅包括劉三姐在不同藝術階段的創作劇本和音樂記錄,從色碼劇、音樂劇到電影和現場表演,還展示了生活在劉三姐文化圈的漢、壯、苗、瑤、侗、毛南族、仫佬族等民族的服飾和掛毯。它不僅講述了劉三姐的藝術形式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贊揚的奇跡,而且還找到了她融入家庭生活和學校用品的痕跡。
《印象63》摘自《印象?劉三姐的諧音是印象?劉三姐首屆綜合文化旅遊商務節。活動旨在每年的6月3日,以不同的文藝主題和互動形式,宣傳以劉三姐為首的廣西民族文化和以桂林陽朔為核心的廣西旅遊風情,將傳統的劉三姐文化揉進現代的審美文化氛圍中。“印象63節”除了邀請嘉賓參觀文化印象博物館外,還舉辦了文化印象博物館專題論壇,開展了給宋娃娃上色、縫制三角艾草香包兩項互動體驗。
劉三姐是廣西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品牌符號。劉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館是目前廣西收藏劉三姐最全的專題博物館。它的建成和開放為劉三姐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提供了壹個新的載體。陽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建華表示,劉三姐作為廣西乃至全國知名的文化IP,為推動文化繁榮、引領陽朔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劉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館是獨壹無二的。是壹座能讓歷史說話、讓藏品說話的精神寶庫,讓大家在領略廣西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時,進壹步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