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制度規定,皇帝親自書寫儲君的聖旨壹式兩份,並密封在壹個特殊的盒子裏。壹個是在清宮“光明正大”牌匾後做的;另壹份則由皇帝本人保密,以便在他“去世”後,聖旨與刻有“正大光明”的聖旨可以相互驗證,然後生效。因此,作出這樣的規定,很可能是雍正帝在陰謀奪位成功後,總結自己以往經驗,為防止日後諸侯爭搶儲位而采取的預防性措施。這樣,清朝雖然沒有提前立太子的制度,但在皇帝眼裏,誰繼承皇位已經是計劃好的了。自密儲制度建立,采用兩相對證的契約聖旨,防止了壹些人在上面搗鬼,或者壹些有權勢的大臣暗中幹預,對緩和皇權之爭,鞏固當時的統治和國家政局起到了壹定的作用。
雍正元年確定了雍正之子李鴻的身份,第壹次使用了上述秘籍。據史料記載,雍正元年八月的壹天,雍正帝在幹青宮西暖閣召見群臣和文武百官,告訴他們康熙因為建儲的問題“身心俱憂”,然後宣布聖旨:“時至今日,我們的讀書人還年輕,必須謹慎建儲。此事雖不能舉行,但也要未雨綢繆。今天我特意把這件事寫好封好,藏在壹個盒子裏,放著晾幹。賽祖章皇帝禦書‘公平光明’匾額後,為宮中最高處,以備急用,諸君當知之。”(《東華錄》)雍正帝死於雍正十三年(1735)。8月23日,莊雲祿等王公大臣打開兩密詔核對無誤後,繼位,乾隆成為清朝建立密儲制度後第壹個繼位的皇帝。乾隆皇帝高度贊賞父親此舉,並給予高度評價,說這是“壹個悲哀之舉”,是“天下臣民皆知”(《古今珍寶禦書》上諭)。
乾隆皇帝的秘密倉庫
乾隆皇帝兩次秘密設儲。第壹次是在乾隆元年七月初二舉行的。不幸的是,永璉王子在三歲時去世了。第二次,又是三十五年過去了。這是乾隆六十年九月三日,乾隆皇帝打開藏在乾隆三十八年的禦書箱,向嘉慶皇帝宣布退位的密電。
秘密存儲系統的實現
此後的幾代皇帝嘉慶、道光、鹹豐都是按照這種秘藏方法即位的。目前,雍正、乾隆、嘉慶三朝的密詔均已消失,唯壹保存完好的是朱碧琴於2006年6月16日用中文書寫的《道光詔書》。上面寫著兩行大字:“義信皇帝第六子立為太子,義信皇帝第四子立為皇太子”。在後壹行漢字旁邊,這份聖旨現在保存在中國第壹歷史檔案館。
廢除秘密儲存制度
鹹豐皇帝以後,清朝的統治已經滿目瘡痍,腐朽沒落;再加上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逐漸成為壹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不知何故,後來的皇帝都是少子甚至無子,鹹豐帝只有壹個兒子。秘書設店之前,鹹豐帝去世,同治皇帝以後沒有繼承人。因此,這種秘儲制度逐漸失去了歷史意義,自行廢止,不復存在。
今天,當人們參觀故宮博物院並在清宮駐足時,對這壹歷史文物表示敬意,重溫這壹秘密儲存系統的歷史故事,對於了解封建專制制度下皇權的內部鬥爭是有益的。
(註:這是我在“老北京網”公益網站上看到的。這和上面的說法略有不同。我覺得這個信息比較靠譜,就貼出來對比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