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漢代諸侯劉荊的印章被發現時,為何會引起日本考古界震動?

漢代諸侯劉荊的印章被發現時,為何會引起日本考古界震動?

1981年,江蘇的壹位農婦和往常壹樣準備取出泥土來為瓷窯準備燒制材料。誰知道這壹下鎬不要緊,竟然發現了平時黃土的下面,又有黃、黑、青、紅、白五種顏色的土。她不知什麽情況,趕緊向村中的其他人詢問,其中有人壹下子就認出了這種土,這是用來封閉墳墓的封土

隨即,想到這裏應該有墓地,農民們自發地去當地的公安部門報告了發現墓地的事情。經過考古工作者的挖掘,壹處大約60多米直徑,13米高的封土被逐漸挖掘出來。然後,果然發現了墓地的門。原來,這裏是壹處東漢諸侯王的埋骨之地。經過進壹步地研究,通過清理出的廣陵王寶璽,有關學者推斷這位墓主人就是東漢光武皇帝之子劉荊。

歷史上的劉荊因為不滿同母兄弟漢明帝劉莊繼位,壹心想自己做皇帝,先是冒充郭太後的族人郭況的口吻,攛掇郭氏之子劉疆謀反。好在劉疆是本分的諸侯王,直接把事情報告給了皇帝劉莊。壹計不成,又生壹計,後來他又勾結羌人謀反。

謀反不成,劉荊又找術士為自己相面,想知道能不能像光武帝那樣掌控天下,其險惡居心已經昭然若揭。不過,這位性格急躁的諸侯王還是沒能如願,最終在大搞巫蠱被發現之後,選擇了自盡。

生前雖然痛苦,死後卻享盡哀榮。劉荊死後,其墓葬中被放置了許多寶物。在這些寶物中,有壹件最具有歷史價值,它就是——廣陵王璽。它的出世,立刻引起了日本考古界震動。這是為什麽呢?

1784年,住在福岡市誌賀島的秀治和喜平,在拓寬水路的時候,碰到了壹塊大石頭。兩個人費了好大力氣搬開石頭之後,發現了壹顆金印,上面寫著漢委奴國王字樣。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福岡市,研究漢學的龜井得知這件事之後,就立刻致信兩個農民,用黃金買下了這顆金印。後來,這顆金印經過領主黑田的手中輾轉來到了福岡市博物館。

自發現漢委奴國王印開始,日本考古學界就壹直爭論不斷。有的史學家認為,中國壹直有使用通假字的傳統,委字很可能是倭字的通假字,所謂委奴國王就是倭奴國王。倭奴國是記載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的典籍《後漢書》中,對日本的稱呼。因為當時的日本人身材矮小,故稱其為倭國或者倭奴國。漢委奴國王印正是《後漢書》中的倭奴國大夫,他於公元56年朝見漢光武帝時,獲得漢光武帝的印綬。

不過,也有壹些日本的考古學家持反對意見,認為漢委奴國王金印也有可能是偽造的。在他們看來,這個委字可能不是通假字,而是代表委任的意思,所謂委奴國王就是委任壹個奴國的國王。另外,據他們了解,東漢時期在賜予封號時采取的大多是二段式的格式。例如漢匈奴左賢王,就算贈送給日本金印,金印上寫的也會是漢倭奴國某某王金印。基於這些推斷,這些學者對漢委奴國王金印是否是贈與日本的表示質疑。

學者之間已經是爭吵不休,民間對漢委奴國王金印也是議論紛紛。不過,總得來說,在日本,相信漢委奴國王金印是偽造的人還是非常多的。為什麽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漢朝皇帝只有在賞賜表示順從和恭敬的國家時才會贈與它們金印,如果證明了漢委奴國王印就是漢朝贈與的真的漢印,那不就證明了日本在東漢時期就向中國臣服過嗎?這讓曾經逼迫中國割地賠款,在中國燒殺搶掠,壹心證明自己是東亞強國的日本絕對不能甘心。於是,在日本,漢委奴國王金印成了考古界諱莫如深的話題。

1956年,考古學家在晉寧石寨山西漢滇王墓中發現了壹枚金印,這枚金印為滇王嘗恙所有,為漢武帝劉徹所賜,上寫“滇王之印”四字。這枚金印長度和寬度都是2.3厘米,通高大約2.2厘米。這與邊長2.3厘米、通體約2.2厘米高的漢委奴國王印的質地、字體、大小等都十分相同。

1981年出土的廣陵王印為純金打造,印面邊長2.372厘米,寬2.375厘米,通高2.121厘米,臺高0.945厘米。其尺寸以及重量等與滇王之印、漢委奴國王印都特別極其接近。廣陵王璽的問世,再壹次對證明漢委奴國王印的真實性起到了補充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麽此文物現世,日本考古界會震動的原因了。

另外,根據漢朝的規定,周邊國家的印鈕大多為蛇等動物,滇王之印和漢委奴國王印的印鈕就都是蛇鈕。而對自己內部宗室封王的印章上則采用龜鈕。根據細心地觀察,廣陵王印和漢委奴國王印的印面文字很可能出自同壹個工匠之手,這是因為兩顆印的印面文字的雕法和書法如出壹轍,都是用陰刻篆體法雕刻的。

廣陵王印壹經發現,許多堅信漢委奴國王金印為偽造的日本考古學家,意見頓時被推翻。不想承認日本曾經臣服於東漢的日本考古學家也有了心碎的感覺。廣陵王雖然沒有為東漢做出貢獻,可是沒想到,他的隨葬文物卻在1千多年後發揮了重要的歷史價值,著實令人感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上一篇:植物標本標語
  • 下一篇:淘寶站外有哪些平臺做推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