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淺談元明清三代藍釉瓷器的特點

淺談元明清三代藍釉瓷器的特點

以鈷為呈色劑的藍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三彩陶器。高溫鈷藍釉瓷器則是元代景德鎮發明的。鈷是青花的呈色劑,融在釉中,即可燒成鈷藍釉,呈色十分穩定。但是色彩鮮艷的藍釉,除釉色純凈外,尚須有潔白的胎質映襯,方能顯現出藍如寶石的理想釉色。景德鎮陶工在元代發明高溫鈷藍釉後,又於明清時發明了回青、灑藍和天藍等釉色,絢爛多彩,耐人尋味,現分別介紹如下:

1、元代藍釉

元代藍釉產品傳世完整者十分稀少,全世界僅存12件左右。故宮博物院藏藍釉白龍盤壹件,為清宮舊藏之物,盤中心貼塑三爪白龍壹條,龍紋矯健,剛勁有力,動態盎然,為典型的元龍風格。同樣的白龍盤早年流散國外兩件,壹件存日本出光美術館,另壹件現存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另有藍釉白龍梅瓶壹種,也是貼塑三爪白龍壹條,原有3件,壹為揚州博物館收藏,壹件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另壹件為宮中舊藏,原存頤和園,可惜後被打碎。還有藍釉白龍罐壹種,是殘器,為鎮江地區本世紀90年代出土。

解放後杭州出土元代藍釉爵杯壹種,保定市出土元代藍釉金彩、藍釉金彩杯和盤各壹種,其呈色藍如寶石,金彩畫法嫻熟,燦爛的金光與藍寶石似的釉色呼應成趣,給人以富麗華貴之感,是代表元代藍釉燒造水平的傑出之作此外,西亞地區尚藏有元代藍釉白龍和白花、飛鳥及海馬紋的大盤,直徑多在45厘米左右,分別存於伊朗巴士頓博物館、阿特別爾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博物館。這幾件藍釉瓷器當是元代與青花壹起生產的外銷瓷。

元代藍釉瓷器傳世稀少,且均藏於國家博物館中,仿制者很難拿到手中,只能比照圖錄仿制。現代仿品主要出於景德鎮,有用煤氣窯燒的,也有用柴窯燒的。鑒定時只要把握元代造型胎釉特征,自可識別真偽。如盤底元代真品雖看去粗糙,但用手摸時,卻感到平滑,新仿者或過於細潔,或過於粗糙,均未仿到真品原有的神韻。元代藍釉真品釉色深沈,後仿者多偏藍色,過於輕浮。

2、霽藍釉

明、清藍釉習稱“霽藍”,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明代霽藍最為後人稱道的首推宜德壹朝。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凈,呈色穩定,後人稱其為“霽青”,把它與白釉和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宣德霽藍釉瓷器多為單壹色釉,藏品想送拍壹線拍行(北京翰海、北京保利等)可詢壹五二.五六九零.六三二四.同微信.致力民間藏品出手渠道建設,以誠相待,方可合作。也有少部分刻劃暗花的,另有藍釉白花的,多為折枝花及魚藻紋。官窯款有青花和暗款兩種。均為“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宣德霽藍釉鑒定要點如下:

(1)裏外滿施藍釉和裏白釉外藍釉者並存。

(2)碗、盤口沿“燈草邊”整齊者少,多數線條彎曲,不規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視不足圈足露胎。

(4)凡四字款者,均為後仿。

(5)淺刻花紋多為龍紋,白花者龍紋少見,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為凸起的立體花紋,但觀望時,似無立體感。

(6)造型碗、盤常見,瓶、壺傳世品中少見。

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霽藍釉瓷器傳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時期,至今未見壹件傳世完整器,但景德鎮禦廠遺址出土過書有成化款的藍釉碎片,說明其生產從未間斷。弘治、正德藍釉瓷器帶官款的極少,鑒定時主要是把握兩朝瓷器的胎釉及造型特征。

嘉靖藍釉瓷器較為盛行,壹是造型品種豐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種有新發展。造型除傳統的宮廷祭器、陳設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見藍釉產品。釉色除霽藍外,又新創壹種“回青”釉。嘉靖霽藍釉色藍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開細小紋片,個別的有棕色斑點,接近底足的聚釉處則發黑色。回青釉則呈淡藍色,沒有刺眼的浮光,有些器物的口沿及圈足處施壹層醬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為六字楷書款,造型有罐、洗、碗、盤、杯、渣鬥、香鏟等。有些尚淺刻龍鳳、雲龍及纏枝花紋。這些器物主要藏於臺北和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均是宮中舊藏。

清代霽藍釉瓷器生產歷代未斷,均有精品傳世。有刻暗花紋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見造型仍是宮廷祭器和陳設用瓷。官窯霽藍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細,民窯也有霽藍釉瓷多是廟堂所用祭器,以爐、瓶最多,均無官款,但有年紀年款的。

  • 上一篇:為什麽水的故事得到壹致好評?
  • 下一篇:淘寶網店如何找貨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