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洋比探索太空要難多了,海洋的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裏,占了地球表面積的71%,可以說,人類對海底的探索只有不到5%,剩下的95%都是未知世界。
下面我帶妳們壹起往下潛,來看看海底壹萬年米到底有什麽?
深度3米:這是普通人遊泳的深度。
海底30米:這裏是珊瑚礁和海底植物生長的地方。
海底100米:被稱為?海中鵝肝?的蛤蟆魚在這裏等著獵物送上門來,公魚只有母魚的十分之壹,它的壹生都是為了傍上壹個富婆。
以上是光合作用帶,在這個地帶陽光中的大部分可見光都可以照射進來,海洋表層的浮遊植物就在這裏生存。
海底200米~1000米是中層帶,陽光基本照射不到這裏,氧氣含量很低,海水溫度也從20攝氏度降到4攝氏度。
海底300米:這裏可以遇到現存最大的甲殼動物,甘氏巨螯蟹,擁有4米長的大長腿。
這裏的水壓相當於妳的每寸皮膚上都有壹個540斤的胖子在跳舞。
海底500米:藍鯨棲息的最深處,它的舌頭和大象壹樣重,血管寬到人可以在裏面遊泳。
海底600米:大鰭後肛魚正瞪著壹雙管狀朝上的眼睛,正在搜尋著從上方遊過的美味的小魚。對了,它的腦袋是透明的。
海底1000米~4000米的深層帶,這裏幾乎斷絕了壹切能量來源,溫度恒定在4攝氏度左右,盡管水壓已經巨大了,但還有大量生物生存。這裏的唯壹的可見光都是發光生物產生的。
前方預警,以下深海魚長得都很隨意:黑氏扁吻銀鮫、巨銀斧魚等等。
海底
1300米:生活著歐氏尖吻鮫,它的嘴和顎是分開的,吃東西的時候張開嘴,牙會飛出去把東西咬住,然後再收回來。
海底
2200米:妳能看到抹香鯨和大王烏賊正在激烈地廝殺。
海底
2800米:小飛象章魚正是少有的長相可愛的深海魚,它的鰭長得很像大象的耳朵。
底3000米:壓強是地面的3000倍,海雪落下來都要好幾個月。海雪是由生活在表層海水中的原生生物和細菌合成的黏液。
海底3100米:巨烏賊會神出鬼沒。
海底3750米:這裏正是泰坦尼克號沈沒的深度。
海底3800米:這是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
海底4000米~6000米是?深淵帶?,這裏不僅黑暗,還很寒冷,水溫接近冰點,再加上可怕的壓力,很少有生物存在。
存在的生物都是無脊椎動物,許多魚還退化成了瞎子,只憑著觸覺器官代替視覺器官,例如海參、三腳架魚、水母等。
海底5000米:這裏食物缺乏,所以待在這裏的尖牙魚都不挑食,看到什麽就吃什麽。而食物主要都是從前幾層海洋落下來的。
海底5900米:派大星就住在這裏。
海底6000米~10000多米是?深海帶?,壹般只有在海溝和海底峽谷才能有這麽深的地方,盡管這裏的水壓和水溫令人難以想象,但依然有少量無脊椎動物在這裏興旺生長。
海底7062米:中國蛟龍號在馬裏亞納海溝的最深下潛記錄。
海底8000米:大家平時常吃的三文魚就在這裏。
海底11034米,這裏被命名為?馬裏亞納深凹?,這裏是人類已知的最大海底深度,足夠把世界第壹高峰?珠穆朗瑪峰塞進來。
目前人們對海底深處的認識遠不及對太空的認知程度,如果科技水平提升了,人們能夠乘坐潛水器在萬米之下的海底暢遊,那時的壹定能發現更多令人大吃壹驚的生物,這可不亞於對宇宙的探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