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無數愛國英雄。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壹直激勵著我們。他們是中國的脊梁。
為了讓後人學習故事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些英雄的故事被記錄在我們的課本裏。而原本在教材裏的嶽飛的《滿江紅》,卻被從教材裏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秋瑾寫的另壹部《滿江紅》。
精忠報國——愛國
“別閑著,會掉腦袋的。”這是壹首我們熟悉的詩。這首詩出自《紅河》,這首詩的作者也是我們熟悉的大英雄,是忠誠報國的嶽飛將軍所寫。
這首詩體現了作者報效祖國的誌向,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不甘屈辱的精神。這是後人壹直推崇的壹種民族精神。這首愛國詩被從教材中刪除,讓很多人看不懂。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雲與月。不要遊手好閑,白頭偕老,郁郁寡歡。提起《滿江紅》這首歌,我們的第壹反應是嶽飛。
嶽飛是中國著名的愛國將領和偉大英雄。嶽飛從小力氣就大。少年時就能拉300多斤的弓,可以說是天生神力。嶽飛不僅身強體壯,在軍事上也很有天賦。他喜歡看軍事書籍,愛不釋手。他基本上看兩三遍就能背出來。
後來因為戰爭,嶽飛開始帶兵保家衛國。在戰爭中,嶽飛也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當時他率領的嶽家軍所向披靡。嶽飛壹生保家衛國,馳騁沙場。嶽飛母親在嶽飛背後紋身“精忠報國”,表達了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
嶽飛在文學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賦,寫過《滿江紅》、《蕭中山》、《吳越詞紀萌》等詩歌。他的詩詞書法在宋代文豪輩出的時代也值得壹提。
從《滿江紅》中刪除教材
至於這首詩為什麽被從教材中刪除,很多學者說《滿江紅》其實不是嶽飛寫的。據史料記載,從嶽飛時代到元末,這首《滿江紅》在任何歷史文獻中,甚至民間傳說中都沒有見到過。如果這首詩真的是嶽飛寫的,那麽從嶽飛到元末這段時間肯定有相關的記載,但是學者們翻遍古籍也沒有發現任何時期有關於這首詩的記載。
學者認為《滿江紅》其實是明英宗偽造的。在明英宗與弟弟的權力之爭中,明英宗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為嶽飛增添風采,開始美化嶽飛,以取得最後的勝利。歷史上,宋欽宗和宋高宗使用過這種方法。
但是,這只是推測,並沒有真憑實據。不管這首詩是不是嶽飛寫的,這首詩所體現的文學價值和愛國精神都是值得提倡的,也沒有證據證明這首詩的作者不是嶽飛。
既然沒有真憑實據,為什麽要撤掉?其實還有壹點,也很重要。在《滿江紅》中,路虎吃肉,喝匈奴血。當時確實起到了鼓舞人心,鼓舞士氣的作用。
但是,仔細想想,把這樣的情況放在今天的和平時代,更是壹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如果繼續把這首《滿江紅》放在課本裏讓學生學習,不僅太血腥,還會造成學生三觀出現問題,不利於民族大團結。
很多人同意這個說法,當然也有很多人不同意。他們認為嶽飛精神可以喚醒現在的年輕人,讓他們知道那段歷史。如果把這首詩去掉,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就不會理解那段歷史。
愛國女英雄秋瑾
秋瑾寫的不是嶽飛的《滿江紅》這首愛國女英雄的詩,而是《滿江紅》。秋瑾是壹位獻身於民族大義的女英雄。總理曾題詞“不忘建湖女遺誌,望為女兒在粵東爭光。”
秋瑾出生在壹個官員家庭。如果沒有戰爭,或許秋瑾可以幸福地度過壹生。但是,很多事情是不能如願的。秋瑾在18歲時嫁給了暴發戶王庭筠,過著奢華的生活。65438到0898,秋瑾和老公來到北京。在北京逗留期間,秋瑾接受了新思想。
後來八國聯軍入侵,給我們國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秋瑾為八國聯軍造成的破壞感到惋惜,也看到了統治者的無能。這個時候,秋瑾已經感覺到中國會有很大的變化。
秋瑾很快就寫出了這首詩《紅河》,表達對女兒身體的不滿。如果他是男人,也可以像嶽飛壹樣馳騁沙場,灑熱血,報效祖國。然而,處於封建時期的秋瑾只能寫出這首愛國詩。
後來,秋瑾不顧丈夫反對,毅然投身救國事業。丈夫對國家大事從來不感興趣。面對秋瑾的勸說,他不但不聽,反而叫秋瑾別管這些事,過自己的生活。聽到丈夫的這番話,秋瑾很失望。
經過這次勸說,秋瑾認為丈夫不是壹個誌同道合的人,於是在失望和憤怒中離開了丈夫,去了日本留學。此後,秋瑾參加了各種愛國運動的演講,用自己的行動為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秋瑾壹生都在為救國事業而奮鬥,終於在32歲時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嶽飛和秋瑾兩位英雄,都是為民族大義和祖國奮鬥了壹輩子的人。如何看待秋瑾的男人姜紅代替嶽飛的男人姜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