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的使用
硯的用途主要是磨墨。人們在磨墨時歷來註重對硯面和硯堂的保護,對於新建的墨錠,我們也要註意它的使用方法。明代楊勝安說:“初用新墨,有膠有角,不可磨,恐傷硯面。”《硯註》說:“用新墨時,應向硯池中加水,輕輕轉動墨錠,待墨經稍浸後,再逐漸研磨。”
好硯不能用壞墨。比如松煙墨雜質多,質地不純,使用時容易劃傷硯臺表面。用油煙墨研磨後,墨錠應放在墨床上,或放在其他地方,不可在硯面上不取,否則墨在硯面上會幹涸,調墨時容易剝落硯面,造成硯面損傷。新墨水很重,使用時要特別註意。
硯臺的維護
首先,洗硯。硯臺用完後,要養成立即清洗的習慣。不要將硯臺存放在宿墨,以免因墨汁幹裂而損壞硯臺表面。所以古人說“三天不洗臉,不如壹天洗硯。”。《屠龍考後事》中說:“日用硯須天天洗去,使其有光澤潤澤。如果過壹兩天,墨水色差就會減小。”似乎從水墨的藝術效果來看,也需要洗硯。關於洗硯的方法,前人有很多總結。《硯林筆記》說:“嗜硯之人,每日清晨,將木盆在蓮房中長時間用水浸泡,取出風幹,潤而不染,久而有光。忌擦柬紙,傷前。”《屠龍考後事》說:“春夏之際,黴變蒸濕,使墨棒久寒,可損妙硯,故須勤洗。用蓖麻子潤硯,不要用沸湯。不能擦氈紙,怕氈紙上混了墨水。”最好用清水洗硯,或者用半夏擦去硯臺表面的滯墨,或者用絹漿、蓮子殼慢慢洗。通過采用這些洗滌方法,可以在不損壞硯臺的情況下去除墨跡。
洗硯臺時妳應該非常小心。妳應該用壹個木盆盛水。如果妳在水泥盆或瓷盆上洗,妳很容易撞上硯臺。洗硯的水要幹凈,不含酸堿。而且水溫要合適,硯臺不能用熱水、開水、茶水洗。古人還告誡說:“洗硯臺必須成人,不能頑童。”
其次是升硯。硯臺洗好後,壹定要用清水保養,保持硯臺光亮潤澤。水養護的方法是:硯臺要每天用清水更換,不能幹;磨墨處不能有水,以防墨水長時間不浸泡。
其次,壹般來說,硯臺用久了就不著墨,這叫“失鋒”。原因有二。壹是硯面邊緣已磨掉,因鈍鋒而不著墨;二是用了含膠太多的墨水,在洗滌中流失,導致墨水表面膠結,失去了正面。在這種情況下,妳應該重新開始。關於硯鋒的方法,《硯林筆記》中有說:有的硯臺初磨鈍久,亦以劍磨利。磨壹次杉松木炭會讓石頭正面發光。另外,用拋光磚輕輕擦拭;用生姜浸泡;蓮房擦拭壹下;以及用零砂紙和細軟砂巖在清水中擦拭硯堂(硯臺的磨墨部分),這些都是可行的做法。
端硯產於廣東肇慶。老坑、麻子坑、河坑子等命名為坑。主要成分為礦物:主要為雲母(水雲母)粘土、赤鐵礦、應時、綠泥石和碳酸鹽,微量礦物為電氣石、金紅石和黃鐵礦。當赤鐵礦呈顆粒狀,相對集中成環狀暈時,稱為“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