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鑼鼓書(新場鎮):通過滬語說唱,鏜鑼、書鼓、書鈸伴擊的民間說唱,古時稱為社書,太保書,距今已有千年的文化底蘊了。新場鎮裏的人們積極做好鑼鼓書的傳承和發展,60多年來創作鑼鼓書短篇、開篇。在2006年,鑼鼓書入選於國家級非遺名錄。
2、顧繡:起源於上海的顧繡融合了文人畫的內涵,以畫入繡,雅致秀麗,氣韻生動,在2006年5月,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滬劇(川沙鎮):它起源於浦東的川沙鎮,早在清代,浦東川沙俚人在田間耕作,哼唱鄉土氣息濃郁的“東鄉調”,可謂滬劇的萌芽期;後經“花鼓戲”、“灘簧、申曲”以及川沙人丁少蘭等壹代滬上名角的發展,於建國後就成立了川沙滬劇團。到目前為止已排演了30余部傳統或原創大戲,創演二十多部滬劇小戲和相關曲藝節目,並不斷傳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