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說舞獅的前身是漢代《禮樂史》中記載的“象人”。相傳獅子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也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送給張欣在內陸地區遊歷的貢品,與孔雀等壹起。不過舞獅的技巧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
2.有人認為舞獅起源於五世紀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興起,舞獅開始流行。到了唐代,舞獅已經成為宮廷、軍隊和民間的流行活動。
3.據說清朝乾隆皇帝夢見江南神獸,於是召集工匠根據夢來建造,並在舞蹈中設計了兩個舞者讓他們跳舞,後來用在軍隊中鼓舞士氣,最終流傳到民間。
4.還有壹種說法是山裏的獅子以前吃村民。人們學會武功殺獅後,模仿其外貌,制成獅皮,模仿其習性,成為舞獅人。舞獅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舞獅在舊社會被稱為“太平樂”,但在唐代(公元618 ~ 907年)得到了廣泛的發展。那時,獅子藝術已經成為中國新年假期和香火行走的必要節目。在1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舞獅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