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是壹個整體。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語言發展的過程也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兩者相互促進。語言和作品是重要的審美對象,語言的學習和運用也是培養審美能力、提升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
語言不僅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生文化積累和發展的過程。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和文化自信都是建立在語言運用的基礎上的,都是在學生個體語言經驗的發展中實現的。
《語文課本》主編溫如民教授認為,“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第壹,語言的構建和應用。
這是語文學科獨特而本質的內容。《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構建語言應用機制,提高語文學習水平,努力學會正確、熟練、有效地使用語文。
二是思維的發展和提升。
強調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語言的運用發展幾種思維能力,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此外,還有思維品質的提升,包括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
第三,是審美和創造。
語文《新課標》要求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欣賞情趣,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
第四,是文化傳承和理解。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了解和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開闊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防止文化民族虛無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