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分布範圍廣,未接近脆弱瀕危物種生存的臨界值標準(分布面積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裏,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和分布區破碎化),種群趨勢穩定,因此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鸕鶿是常見的鸕鶿,是大型水鳥。它長72到87厘米,重2公斤多。全身黑色,頭頸部有紫綠色光澤,肩部和翅膀有青銅色光澤,嘴角和喉囊黃綠色,眼下部白色。繁殖期面部有紅色斑點,頭頸部有白色絲狀羽毛,下側有白色斑點。
鸕鶿經常群居在水邊的巖石或水面上,垂直站立。在水中遊泳時,身體下沈較多,頸部挺直,頭部略向上翹。棲息於河流,湖泊,池塘,水庫,河口和沼澤。鸕鶿經常三五成群地活動,擅長遊泳和潛水。遊泳時,它們的脖子是直的,頭微微向上傾斜。跳水時,它們先躍出水面,然後翻身潛入水中。以各種魚類為食。它們主要通過潛水來捕獵。
鸕鶿分布在歐洲、亞洲、非洲、澳大利亞和北美。從北美東北海岸和格陵蘭島西部到冰島、法羅群島、不列顛群島和北歐,東至庫頁島和日本,南至中歐、非洲、東歐、土耳其、伊朗、印度、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