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大的醫學家很多都是道士出身,這有兩方面的原因:在很早的時候,就奉行?巫醫不分家?,而且道士為了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的目的,在某種程度上與醫學產生淵源,而其中的壹些人鉆研艱深,也就成為了頗有成就的醫學家。
我國在較為原始的社會時期,有著壹種有特殊身份的人群?巫師,古時十分看重天命,巫師即人與神鬼溝通的中間人,而生產力不發達導致人們對於許多事不能解釋,於是治病之事也求助於鬼神,巫師就兼具醫生的職責。
巫師是最原始的有宗教色彩的角色,後來道教發展,道教的目的是延年益壽,修身養性,得道成仙,這樣的目的與醫學治病救人有著壹定的聯系,於是許多道教人士也就鉆研醫學知識,有的甚至有了推動醫學發展的研究,著作傳之於後世,影響深遠。
而且道教中有壹項與其他宗教信仰相比頗為特別的壹項就是有煉丹壹學,煉丹是為了研制出強身健體,長命百歲的丹藥,但是在客觀上也促進了我國古代藥理學的發展。
歷史上壹些著名的道教醫學家有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人。
葛洪是壹代高道,但他還撰寫出著名的《金匱藥方》、《肘後備急方》等醫藥著作,是中國醫藥史上的經典之作其對壹些傳染病以及免疫學知識都有著開創性的認識。
南朝陶弘景也是壹代高道,他在藥物學方面對中醫貢獻頗大,他的《本草集註》系統的整理了前人藥學經驗,創立了新的藥物分類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而唐朝孫思邈更是精於修道煉丹,但在醫學方面又成就斐然,他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中醫史上的宏偉巨著,他更是被奉為?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