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之甬劇是以寧波話為基礎。
甬劇,浙江寧波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
甬劇是用浙江寧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劇種,音樂聲腔屬於灘簧。1938年後,這壹戲曲劇種正式被人稱為“甬劇”或“改良甬劇”。
甬劇表演風格誇張、幽默,善於表達真實、含蓄的情感。甬劇經歷了演清裝戲、西裝旗袍戲的過程,擅長演現代戲,直接從社會生活中汲取創作素材,以生活化的表演為主。
2008年6月7日,甬劇經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07。
在“串客”時期演員表演“對子戲”時大都只有隨身道具,舞臺上最多是壹桌二椅,或壹桌壹椅。
20世紀40年代的“改良”,大都是上演時裝大戲,舞臺上開始用實物作道具,男角用摺扇,女角拿壹塊手帕,或用其他壹些十分簡單的生活用品。
解放以後,主要以上演現代戲為主。由於劇情的需要,有的道具的功能已不僅是起裝飾和襯托作用,而且成為戲劇矛盾展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