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就是專業化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為個人或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依法采集、客觀記錄其信用信息,並依法對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壹種活動。
征信壹詞源於《左傳·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遠於其身”。其中,“信而有征”即為可驗證其言為信實,或征求、驗證信用。
隨著現代征信系統的發展,從事經濟活動的個人有了除居民身份證外又壹個“經濟身份證”,也就是個人信用報告。
征信記錄了個人過去的信用行為,這些行為將影響個人未來的經濟活動,這些行為體現在個人信用報告中,就是人們常說的“信用記錄”。
擴展資料:
征信活動的產生源於信用交易的產生和發展。信用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包括貨幣借貸和商品賒銷等形式,如銀行信用、商業信用等。現代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作為特定的經濟交易行為,是商品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
信用本質是壹種債權債務關系,即授信者(債權人)相信受信者(債務人)具有償還能力,而同意受信者所作的未來償還的承諾。
但當商品經濟高度發達,信用交易的範圍日益廣泛時,特別是當信用交易擴散至全國、全球時,信用交易的壹方想要了解對方的資信狀況就會極為困難。此時,了解市場交易主體的資信就成為—種需求,征信活動也應運而生。
可見,征信實際上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發展的,是為信用活動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務。
百度百科——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