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千層豆腐皮原是明代衡王府的專有食品。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憲宗皇帝朱見深 將其第七子朱祐揮封為衡王,建藩青州。
後來,其子孫發明了千層豆腐皮,並作為“家珍”,秘不 外傳。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滅清興,衡王第七代孫朱由橄也被清廷抄滅。官府下令將衡王府 的女眷、女傭,用席裹起來,擡到大街上去賣。
當時,青州南門有壹家賣豆腐的,母子二人,家境 貧寒,兒子年近30尚未娶妻,便湊了 5兩銀子買了個裹席。母子倆興沖沖打開席子壹看,裏面 竟是位年近六
旬的老婦人,二人不禁大失所望,連連叫苦。 被救的老婦人是衡王府專做千層豆 腐皮的廚子,她見小夥子長得還算俊氣,又忠厚,其母也壹副慈善相,於是,掏出5兩銀子,塞進 小夥子手裏,讓他去買裹有她女兒的席子。
從那之後,母子倆所開的豆腐店發生了重大變化:壹對夫妻在兩位老人的指點下,不但繼續 磨豆腐,而且做起了豆腐皮,日子越過越好,千層豆腐皮也迅速享譽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