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音是指宮、商、角、徵、羽。
五聲音階,漢族古代音律。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順序,從宮音開始到羽音,依次為:宮—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1、2、3、5、6,宮、商、角、徵(zhǐ)、羽。唐代時使用“合、四、乙、尺、工”。
五聲音階,古代文獻通常稱為“五聲”“五音”等。中國傳統樂學理論對“音階”這個現代概念,常分別從“音”、“律”、“聲”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內涵。
在《靈樞·邪客》中把宮、商、角、徵、羽五音,與五臟相配:脾應宮,其聲漫而緩;肺應商,其聲促以清;肝應角,其聲呼以長;心應徵,其聲雄以明;腎應羽,其聲沈以細,此為五臟正音。
五音的特色
中國傳統五聲音階沒有半音(小二度)音程,詳稱“不帶半音的五聲音階”或“全音五聲音階”。
類似的音階也廣泛流行於亞洲、非洲、中太平洋的壹些群島、匈牙利、蘇格蘭民間音樂以及在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其音程組織是每個八度之內有3處全音,分成兩個壹串(宮-商-角)和壹個單獨的(徵-羽),兩段之間以□音隔開,音階中的每壹個音都可以當主音以建立調式,可形成5種不同的五聲調式。
在五聲音階基礎上,每處□音的區間可以插入不同的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以五聲為正聲的七聲音階,偏音有:變宮、變徵、清角、清羽,附加音的插入可有3種不同的方式,形成3種不同的音階形態(見宮調)。附加音的音高常可遊移,遊移音高有時將□音的區間劃分成兩個各約為四分之三音的音程。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五聲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