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重陽節,又稱重陽節或老人節。這壹天,重陽節的活動極其豐富,有爬山、賞菊、飲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山茱萸等。
中秋節,又稱月亮節、秋天節、中秋節、八月節、追月節、賞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許多民族和漢字文化圈各國流行的傳統文化節日,農歷八月十五日。因為它的價值只是三秋的壹半,因此得名,有些地方把中秋節定在8月16日。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它已經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壹。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壹些國家的華僑,尤其是當地華人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以來,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除夕,又稱大年初壹、大年三十、大年三十、大黑日,是農歷年最後壹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壹天晚上。農歷十二月多為大月,有30天,故又稱除夕、大年、大年三十。12月29日落月,部分地區將更名為29日。“除夕夜”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傍晚”壹詞的本義是“日落”,引申為“夜晚”。所以“除夕夜”的意思是第二天晚上舊的壹年將被移走,明天新的壹年將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