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是誰?

《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是誰?

《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如下

1,王冕

王冕是歷史上的壹個真實人物。在小說中,這個人具有他那個時代優秀的道德品質和不與封建統治階級同流合汙的可敬的政治態度。他生長在壹個渾濁的社會環境中,卻像他自己畫的蓮花壹樣“出淤泥而不染”,鄙夷名利,遠避幕僚之威。生活中,他習慣自己做事,政治上主張“以義服人”。

2.杜邵青

杜的形象壹直被認為含有作者本人的影子。這個人的行為有點離經叛道,思想民主。他看不起名利,看不起科舉,說:“做學問的秀才不像奴才。”作者稱贊這個人是“天下第壹人品”,是個英雄人物。

3.袁靜

是壹個普通人,與王冕、杜不同,但在“不貪民財,不為民色”,過著“天無所收,地無所為”的生活上是壹樣的。這個人物會彈琴,會寫作,也很喜歡寫詩。他的職業是裁縫,他非常重視自己的職業,把它提升到與讀書識字平起平坐的地位。這在封建時代是具有反叛意義的。

4.莊紹光

本名尚誌,字紹光,通稱莊,以文字著稱於世。古典文學小說《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在南京是個終身讀書人,也就是書香門第。作為書中的正面人物,是真儒。書中的莊紹光、杜、王冕等人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和思想精神。悠閑是莊紹光最大的特點。

5.池恒山

《儒林外史》中的聖賢,杜是少有的豪傑,俞懿德是普通的真儒,莊紹光是難以出世的隱士,池衡山是徹頭徹尾的君子。小說中聖賢祭拜太波寺的盛大儀式和音樂活動,雖然是余博士壹手主導,但卻是池衡山壹手發起、策劃和實施的。他的壹言壹行都體現了他的“義”。

  • 上一篇:中國畫中:山水、人物、動物、工筆、寫意的意義與欣賞。
  • 下一篇:地方方言屬於什麽類型?國家推廣普通話,但仍使用各地方言。為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