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傳播範圍擴大了。交往的對象從以前的親屬關系、同輩交往轉變為更廣泛的社會交往群體。同學交往不局限於同學之間,而是發展到同級、同系甚至同校的所有同學;不僅同性交往,異性交往也是同學交往的重要方式。
第二,交流的頻率增加了。交往從偶爾的聚會、互訪發展到更頻繁的聊天、社團活動、聚會、體育活動、娛樂、結伴旅遊等群體活動。
第三,傳播手段多樣化。電子網絡的發展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交往空間,交往手段的發展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方便、更快捷、更遠、更廣。
2.從交往方式上看,雖然以宿舍為中心,以社會工作和網絡社交為主的大學生積極追求開放的人際交往,但由於時間、精力、生活環境和經濟條件的限制,交往的主要場所仍然是校園,以宿舍為中心,BBS、QQ等新興的社交方式逐漸被大學生接受並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中。
3.從傳播目的來看,情感傳播和功利傳播並重。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大學生在社會目的上趨於“理性”。選擇什麽樣的人做朋友,並不是純粹出於情感和誌同道合,而是交往的動機變得非常復雜。可以說,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在註重情感交往的同時,越來越註重與自身社會利益相關的實用主義,呈現出情感交往與功利交往並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