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提高中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既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提升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任務,也是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工作重點。
2.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前提下發展文化產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雙重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是物質生產領域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也是精神生產領域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3.創新是文化的靈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提高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文化領域創新的首要條件是形成壹種制度環境、文化環境和教育環境,使盡可能多的人競相生成創新智慧,使大量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4.認同自己的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要對自己的文化保持信心、耐力和定力。在這方面,無論是“以洋為美”、“以洋為尊”的西方教條主義,還是妄自菲薄、忘祖忘祖的文化虛無主義,還是心胸狹隘、狂妄自大的文化保守主義,都是對文化認同的背離,是對文化自信的侵蝕,必須摒棄。
5.包容外來文化。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包容的文化胸懷,最能體現壹個國家的文化自信程度。中華民族以文化自信著稱,這不僅得益於其輝煌的文化成就,更得益於其包容的文化精神。
從文化發展趨勢來看,在全球化時代,沒有壹種文化是完全“普世”的,任何文化都必須在* * *在場的情況下尋求發展,所以文化越包容,越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