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拋獅
“甩獅”是勞動人民在漫長的生活中形成的習俗,以肥西門歌、舞獅和祭祀活動為基礎。其中獅頭與獅身分離,獅頭舞者在上臺前將獅頭擡起,放在自己的上身,在舉袖之間有壹個向上拋的動作,故稱“拋獅頭”。
2.玩旱船
正月十五,在合肥城鄉經常可以看到玩旱船的習俗。旱船的“燈芯”是壹個女人,旱船的主角是鞏俐,她隨著旱船扭動著身體,時不時地隨著鑼鼓聲的節奏哼著曲子。歌詞韻味十足,即興發揮,幽默風趣,是當地節日最有趣的風景。
3.亳州班會
亳州大班會是壹種不可多得的民間舞蹈,非常精彩獨特,而且因為劇情的發展,與戲曲有異曲同工之妙。演員們穿著戲服,畫著臉陸續上臺,鬧哄哄的。大班會雖然在形式上帶有濃厚的因果報應色彩,但卻密集地表達了人們懲惡揚善的願望。
4.高蹺
高蹺,又稱“高蹺秧歌”,是漢族民間舞蹈的壹種形式。藝人雙腿綁在高蹺上跳舞,伴有音樂,舞蹈以矯健、驚險為主。
5.瀛洲肘亭
《肘亭》是潁州地區優秀的民間舞蹈之壹,由祖籍潁州元吉的壹代民間舞蹈大師王興先生在古老的民間舞蹈《拖歌》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而成。在表演過程中,演員要完成技巧和難度並重的動作,如剪刀步、跑花田、後空翻、後空翻、自由擺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