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征著團結、繁榮和對未來的新希望。據記載,中國人民慶祝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了。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許多種說法,但公眾普遍接受的壹種說法是春節始於虞舜。公元前2000多年的壹天,舜做皇帝,帶領部下拜天地。
從那時起,人們就把這壹天當作壹年的開始。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被稱為春節。春節過去被稱為元旦。春節所在的月份被稱為壹月。
春節的節日特征
20歲的節日也叫“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廣泛,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乃至全民性的特點。
元旦是擺脫舊布的新壹天。雖然這個節日安排在農歷正月初壹,但它的活動並不限於農歷正月初壹。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大年初壹開始,人們就開始“忙年”:掃地、洗頭洗澡、準備過年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都有壹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辭舊迎新”。人們以隆重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和春天。
元旦也是為新的壹年祈禱的壹天。古人說,壹個成熟的小米是壹個“年”,五谷豐登是壹個“大年”。西周初年,有壹年壹度的豐收慶典。後來,拜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壹。而且竈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神。所有人都在節日期間享用人間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