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分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特區成立之初,特區開拓者以“殺出壹條血路”的勇氣,艱苦奮鬥,冒著風沙,冒著酷暑,住著帳篷,成功走出了壹條“開發、建設、投產、受益”的求實創新之路。20世紀90年代以後,汕頭抓住了鄧小平同誌南方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後經濟特區向全市擴展、市場經濟活躍的機遇,明確了市場經濟體制,開展了基礎設施建設大作戰,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了重要條件。在經濟特區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汕頭全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6543.8+0.978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6543.8+0.0357億元。1987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了壹番,第二次比1992年翻了壹番,第三次比1995年提前翻了壹番,2009年突破2萬元。2009年,汕頭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入達58.5億元,人均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54.38多億元,居民人均儲蓄存款近2萬元。
回首過去,汕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汕頭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改革開放的歷史也是壹部區域競爭的歷史。與先進地區和廣東省整體發展相比,汕頭的成績不盡如人意,相對落後的地位沒有改變。汕頭GDP占全國的比重從1978的2.39%上升到2009年的3.09%,但汕頭人口增長更快,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從1978的2.98%上升到2009年的3.82%,即人均GDP始終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目前,汕頭市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積等幾項主要指標也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0個百分點。
壹個普遍的看法是,汕頭的落後始於20世紀初的“807”、“815”等案例,而此前的1993年至1998年被認為是汕頭發展勢頭最好、經濟最繁榮的“黃金五年”。事實上,即使在90年代的“黃金五年”,汕頭的GDP也增長了186%,並不比同期全國平均水平153.5%高出多少。然而,拉動汕頭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卻全面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黃金五年”,汕頭投資增長71.7%,全國平均水平高達140.5%;汕頭出口增長79.8%,全國平均水平高達100%。利用外資增長51.6%,全國平均水平達到138.2%。這種現象令人費解。汕頭的GDP增長從何而來?壹個奇怪的現象是汕頭人財富的增長。從1993到1998,汕頭市區居民儲蓄存款從55.9億激增到284.2億,增長了4倍多。農村居民儲蓄存款從6543.8+0.4億增加到66.3億,增長3.7倍,而同期全國居民平均儲蓄存款僅增長2.6倍。汕頭居民存款增速遠高於GDP、投資、出口增速。其實,這些“藏富於民”的現象,都來自於統計無法反映的地下經濟。從30年(1978 ~2008)來看,汕頭GDP年均增速為12.4%,高於全國平均增速(9.8%),但低於廣東省(13.8%)。汕頭的GDP、人均GDP、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第二產業的增速僅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農村收入、第壹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速仍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汕頭的發展勢頭壹直不盡如人意。
中等長度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汕頭抓住率先改革開放的良好機遇,加快發展,在改革開放中扮演了“排頭兵”的角色。但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中的矛盾逐漸顯現,地理位置、商業文化、華僑眾多、特區政策等發展優勢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資源、科技、管理、交通等劣勢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造成汕頭的地區生產總值。
百年商埠:貿易優勢未能奠定堅實的工業基礎
三江並流,海納百川,潮汕人獨特的商業意識造就了汕頭的貿易優勢和“百年商埠”地位。但改革開放後,商貿的優勢和傳統並沒有讓汕頭富強起來。現在人們只能從滿大街的店鋪和“封街進城”中體會商業的“繁榮”。曾經從潮汕地區大量訂購商品的浙中小城義烏,在不利的地理位置上從商貿起步,把市場視為最大的財富和創業的巨大舞臺,走出了壹條商貿主導、聯動發展、創業富民、創新強市的獨特發展之路。外貿方面,從1979到2009年,汕頭外貿出口總額還不如目前深圳1/3的年出口量。目前汕頭的外貿依存度只有50%多,根本體現不出沿海城市的高度外向性。外貿優勢的關鍵是貿易和產業的關系沒有形成。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汕頭的貿易發展迅速,在1998達到頂峰。當時汕頭發展對外貿易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即政策優勢和港口優勢。當時國家嚴格控制企業的進出口權,汕頭的貿易公司遍地開花,有人能通過各種方法拿到“批文”。此外,汕頭港可以直接出口,因此世界各地的貨物湧入汕頭。時代變了。當其他地方的企業有了自己的進出口權,出口的限制日益減少,“審批”也就不再重要了。地處省內壹隅的汕頭交通劣勢日益明顯,周邊港口競爭日趨激烈,汕頭外貿下滑。更重要的是,外貿對汕頭本地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沒有發揮出來,支撐貿易繁榮的產業基礎並不牢固。貿易的繁榮只是讓壹部分人富了起來,卻沒有留下堅實的工業基礎,有出口競爭力的大企業,出口產品強,導致了汕頭近十年外貿的低迷。
潮商:華僑資源未能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僑鄉優勢是汕頭經濟特區成立的重要原因。汕頭有300多萬海外鄉親,包括許多著名的商人。改革開放後,海外村民捐款熱情高漲。30年來,海外鄉親捐款達50億,占廣東省海外僑胞捐款的1/8。海外鄉親的捐贈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汕頭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的發展。但投資不同於捐贈,任何投資者都要考慮投資收益的問題,即使是村民。改革之初,汕頭的招商引資尚可,因為有政策優勢,沒有其他城市的強有力競爭。然而,全國開放格局形成後,汕頭投資環境的劣勢逐漸顯現。這裏資源稀缺,投資者沒有成本優勢,以政府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軟環境”不理想,讓投資者包括海外村民望而卻步。截至2009年,汕頭30年實際吸收外資僅78億美元左右,還不如蘇州等市壹年吸收外資的金額。在過去的30年裏,汕頭已批準設立了約5800家外商投資企業。到現在,只有1,000多家企業還存在。
因港興市:沿海資源並未轉化為航運物流優勢
汕頭壹直是粵東、閩西南、贛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海上門戶。沿海資源豐富,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港口建設的良好資源條件。適合建港的天然深水岸線28公裏,可建50多個50-30萬噸級碼頭。改革開放後,汕頭港壹度繁榮,港口貨物吞吐量654.38+0993年突破654.38+00萬噸,654.38+0997年達到654.38+03.6萬噸,位居全省第四。集裝箱吞吐量36.6萬標箱,居全省第三。然而,從那時起,汕頭港的建設和管理水平已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十幾年的港口基本建設投資不到400億元,不到珠海、廈門港口投資的1/3。大型深水集裝箱碼頭發展緩慢,相關設施不完善,港口物資集散功能嚴重弱化,汕頭港地位日益下降,是全國吞吐量最少的港口之壹。2009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超過3000萬噸,僅為廣東港的3%左右。壹方面港口功能不完善,導致潮汕地區出口貨物流失到鹽田港、廈門港,另壹方面也增加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甚至造成本地企業和在汕頭投資的臺資、港資企業的外遷。
人多地少:自然資源需要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汕頭是壹個自然資源貧乏的地區。有壹定儲量的礦產資源只有19種,主要是鋯英石、玻璃砂、鎢和價值較低的裝飾花崗巖。雖然汕頭位於海邊,但水資源並不豐富。全市當地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654.38+0.92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僅為426立方米,僅相當於全省人均占有量的654.38+07%,全國平均水平的20%。土地資源更是稀缺,國土面積2064平方公裏,人口500多萬,人口密度全國第壹。當然,實踐證明,資源的多少並不是決定壹個地區貧富的決定性因素。日本、韓國、荷蘭、丹麥、新加坡、香港和臺灣省自然資源也極其匱乏,但經濟卻非常發達。關鍵在於能否充分發揮技術、人才、制度的潛力,彌補自然資源的劣勢。然而,在過去的發展中,汕頭並沒有實現經濟增長的先進模式。相反,它和其他地方壹樣,走了壹條高占地、高資金投入的粗放式發展道路。科學技術和創新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並不明顯。目前高技術產業產值僅占工業總產值的18%左右。以土地利用為例,雖然人口密度遠高於其他城市,但由於產業空間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汕頭的土地效益較低。1993年,汕頭的平均GDP為720.62萬元/km2,廈門為845.47萬元/km2,兩市相差無幾,但現在,汕頭的平均GDP還不到廈門的壹半。
城市品牌:特區的政策和政治影響力逐漸減弱
城市品牌是壹個地方發展的重要資源,是壹個城市所有居民和企業共有的無形資產。特區的名字使汕頭成為舉世聞名的城市,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和試驗田。特區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具體的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而在於中央政府對特區的關心,以及賦予特區的實驗權和立法權。全國260多個地級市中,只有49個市(含特區市)擁有“較大的市”立法權,只有4個特區市擁有特區立法權。另外,特區的金字招牌有非常大的政治效應。從改革開放的大局和趨勢出發,國家和省裏都可以在政策、機制、規劃、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汕頭傾斜和引導。可惜汕頭沒有利用好“普通城市”羨慕的特區金字招牌,沒有實驗權和立法權,城市無形資產不斷流失。近年來,國家的區域政策也有很大調整,從綜合改革試驗區到兩型社會,從循環經濟實驗區到生態經濟區,從北部灣到長吉圖,從江蘇沿海到遼寧沿海...在這種背景下,許多城市開始更加註重政治效應和無形資產的開發,並“創造”了壹系列“概念”,引起社會關註。例如,珠海在海西發展勢頭強勁的背景下被《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所吸引,廈門正在努力打造海西龍頭地位,而海南正在努力打造“國際旅遊島”...同樣是經濟特區的汕頭,似乎逐漸被遺忘和邊緣化,特區的金字招牌也比10年前暗淡了許多。
正如汕頭市委書記李鋒在市委九屆九次全會上指出的,造成汕頭今天落後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思想落後,觀念落後。深層次原因是我們在思想觀念、發展理念、精神狀態、體制機制、工作作風、法制建設等方面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甚至有些同誌忘記了汕頭是不是特區,導致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文化精神弱化,開放、兼容、創新的文化特征弱化,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的退化,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勇氣的消退,思想上的滑坡。
不同地區的地理位置、經濟基礎、資源稟賦、文化傳統不同,發展的方式和路徑不可能相同,但有壹點是相同的。加快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抓住發展機遇,揚長避短,充分挖掘本地優勢,不斷發揮優勢。這應該是汕頭經濟特區30年留給我們的經驗和啟示。
兩部分節目/書的第二部分
發展定位必須科學準確
轉型期的中國與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有很大不同。政府是最大的資源控制者,在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有足夠的能力依靠自身資源調控經濟,保持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然而,在市場經濟的萌芽階段,汕頭沒有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未能規範經濟發展的方向和步伐。
汕頭缺乏壹以貫之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發展重點和戰略連續性不強。就連壹直強調的“現代化港口城市”也沒有真正落實。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定位不準只會導致錯失良機,思路不清會導致處處“進展緩慢”。汕頭在試圖突破領域基礎設施瓶頸時畏首畏尾;在珠三角地區,當外貿集聚的資金已經轉移到工業時,仍然考慮“事業編制”;當各地已經充分重視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時,仍然放任圈地行為和無序濫用農村土地;在長三角地區招商引資時依然無動於衷;沿海城市花了很多年大力推動企業上市,才想到嘗試跟進;在重化工業趨勢明顯的背景下,重大項目引進乏力,仍然註重發揮“輕工業優勢”...
產業發展也是如此,未能很好地把握和順應產業發展趨勢,產業主要方向徘徊在輕工業、重化工業(大項目)、商貿業和現代服務業之間。在產業內部,也未能有效選擇增長速度較快、對其他產業發展帶動作用較大的產業,確定產業結構特征及其演變趨勢。如今,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工藝玩具、化工塑料、食品醫藥、機械設備、印刷包裝、視聽材料等八大行業被普遍定位為支柱產業。對汕頭人地矛盾突出、農村人口比例高的發展壓力認識不夠超前,無法提前引導產業和人口的空間集聚。
體制機制必須創新突破。
特區成立之初,汕頭就有許多在全國屬於首創的創舉:在招商引資、體制改革、政府服務等方面,在設立“三補壹補”和外資企業方面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這些創新舉措構建的新體制、新機制,順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為特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遺憾的是,在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之後,當改革開放的動力逐漸減弱,阻力增大的時候,汕頭固步自封,各種創新行為減少,尤其是在體制機制的創新上,並沒有為全國提供可供其他地方借鑒的制度化、成熟化的改革經驗。比如行政管理體制不僅和內地所謂落後地區壹樣,港口建設方面,汕頭的港口投資建設運營市場開放非常緩慢,港口建設運營模式比較單壹,融資渠道狹窄。
“不上新就退,不上就不上。”削弱體制機制優勢,必然阻礙經濟發展的動力。在特區優勢不明顯的今天,在馬奔騰發展的時代,汕頭需要創新推動發展。
政府管理水平必須不斷提高。
在市場經濟中,政府的壹項重要職責是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然而,多年來,汕頭的發展環境壹直不盡如人意。經濟發展要有相應的行政管理體制。宏觀發展環境方面,汕頭兩次區劃調整(1991將潮汕三市分為三部分,2003年撤銷澄海市,設立潮陽市,下設澄海區、潮陽區、潮南區),對汕頭經濟發展產生了壹定的負面影響。潮汕三部割裂了潮汕地區固有的經濟聯系,使行政區劃更上層樓。撤市設區的改革,使得實際上處於縣域經濟層面的澄海區、朝陽區、潮南區,在加強擴權強縣的背景下,無法享受到賦予縣的各種自主權利和優惠政策。在稅負增加、財力減弱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承擔更為繁重的城建、教育等公共服務,同時朝陽、澄海原有的區域品牌效應也被削弱。在政務環境方面,不可否認,歷屆政府都非常重視政務環境,整頓機關作風、行業集中服務活動、民主測評機關作風、機關效能建設等運動此起彼伏;建立機關效能投訴中心、企業投資服務中心,出臺《汕頭市改進機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的規定》、《汕頭市企業投訴管理辦法》等,取得可喜成績。然而,制度性障礙的存在使得純體育的整治效果並不理想,效率低下、過度寬松、任性、碎片化等現象極大地影響了投入。毫無疑問,在加快汕頭發展的關鍵時期,提高機構效率,加強執行力建設,營造良好的軟環境,實施有效的政府管理,是加快發展的重要保障。
以時代文化精神為指導加快幸福汕頭建設
汕頭人傑地靈,潮汕文化深厚。潮汕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是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品質,比如勇於拼搏、勤儉節約、開拓創新,但沒有壹種文化是完美的。潮汕文化的獨立性、功利性和傳統秩序觀念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沖突,也影響了汕頭經濟的健康發展。潮汕文化中的壹些糟粕,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汕頭包容的人才環境,幹擾了良性的市場秩序,阻礙了投資周期長、見效慢的產業發展,遍布社會的人情關系也扭曲了政府行為。文化的揚棄是壹個漫長的過程,要通過有效的引導,努力建立更加符合市場經濟的開放意識、秩序意識、法治意識、合作共贏意識和良好的人文環境。大力弘揚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文化精神,把汕頭建設成為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特區文化名城和潮汕文化聚集地,形成具有中國風格、特區風格、汕頭特色的現代文化體系,在時代文化精神引領下加快建設幸福汕頭。
站在經濟特區成立30年的歷史節點上,回顧曲折艱難的發展道路,我們既為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也對經驗教訓深思不已。近年來,汕頭發展形勢喜人,經濟增速持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市經濟呈現平穩加快發展態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0億元,增長11.1%。如果能充分調動海內外鄉親的積極性,齊心協力,奮發圖強,爭第壹,科學發展,擦亮特區招牌,提高區域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實現汕頭崛起振興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