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壹個是江南四大名樓,即安徽宣州的謝壽樓。
歷史上關於江南四大名樓有很多說法:
第壹種說法: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江西滕王閣、安徽宣城謝樹樓;
第二種說法: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江西滕王閣、江蘇南京閱江樓;
第三種說法: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江西滕王閣、湖南新洪江芙蓉樓;
第四種說法: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江西王騰亭、廣西容縣真武閣;
第五種說法:湖南嶽陽樓,武漢黃鶴樓,江西滕王閣,江西上饒德興聚源樓。
嶽陽樓
是江南四大名樓中唯壹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1988 1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被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2001年1月,被批準為第壹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長江黃金旅遊線上湖南唯壹的景區,嶽陽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嶽陽旅遊的龍頭。
滕王閣
中國四大名樓之壹。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河畔。唐永徽四年(653年),高祖子李騰·袁穎任洪州刺史時所建,並以此稱號命名。商元二年(675年),洪州刺史顏伯溫在此大宴,王波即興作《王騰亭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王騰館歷時65,438+0,300余年,屢毀屢建。65,438+0,926年,被北洋軍閥鄧如琢燒毀。然後重建。
黃鶴樓
中國四大名樓之壹。該建築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佘山湟裏機投。相傳建於三國吳二年(223年),歷代屢毀屢建,最後壹次燒毀是在1884年。歷代名人如崔豪、李白、白居易和陸遊都寫過詩。1985在佘山高官山西坡重修。建築高五層(帶夾層十層),高50.4米。主樓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具有民族風格,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仿古建築。
洪江芙蓉大廈
◆芙蓉樓位於湖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千陽古城,元與舞江交匯處。它是壹座古典園林建築,占地4250平方米,北面臨河,四周森林環繞。因其構思巧妙,錯落有致,被譽為“南楚上遊第壹勝景”,是歷代文人吟詩作畫之地。芙蓉樓青瓦頂,彩塑泥塑,鄉土氣息濃厚。雖然沒有皇家園林的氣勢和蘇州園林的精致,但也有壹堆飛檐,雅致儲蓄,清秀宜人。
1956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芙蓉樓”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國家多次撥款對“芙蓉樓”進行修復和維修,並擴建了芙蓉樓西園,建成根雕陳列室,陳列了直徑1.98米、高1.54米、總重約800公斤的千年香樟樹超大型根雕,刻有30多個民間傳說和典故,65
◆相傳唐天寶七年(748),王長齡被貶為龍標(今千陽縣)校尉後,修建芙蓉樓,作為飲酒賦詩、招待賓客的場所。由於年久失修,舊址荒廢了。清嘉慶二十年(1815),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詩人,在城西的香爐巖修建了壹座園林,並以此命名修建了芙蓉樓。現在的建築是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的。芙蓉樓有“南楚上遊第壹景”的美譽。主樓後廊臨江,純木結構,正面三間房,重檐歇山頂,二樓阿明軒可供遠眺。冰心玉壺亭、松翠樓、半月亭等古跡環繞其間,與自然山石、河流、樹木巧妙排列,形成了“登高則山拱綠,俯視則樹陰,沅水自北來圍之”的壯麗景象。在芙蓉樓壹側,有80多首題詩和石碑,其中有王昌齡的詩15首,還有顏真卿、嶽飛、米芾的手跡。竹木環繞,綠蔭如蓋,奇草芬芳,環境十分幽靜。
◆芙蓉樓主層對聯:“樓上題詩,石壁仍標名人;江頭送客,冰殼如見故人。”優雅風韻猶存,樓後正中有壹池,又名“芙蓉池”。中間有奇形怪狀的巖石,巖石上種著橘子和石榴。相傳有“芙蓉仙子在月夜吟詩吹笛”的絕妙傳說。水池後面是半月亭,向左五十步是“綠塔”和“三角亭”,向右幾步是綠林樹下的吳彤和高府之間的“玉壺亭”。道光二十壹年(1841),辛醜狀元、主管江西的大臣龍啟瑞聯合雕琢“玉壺壹片冰心”的壺形石,至今仍立於亭中。園南有石碑壹字排開,有顏真卿、米芾、黃庭堅、嶽飛、趙等歷史名人題寫在脾上的石碑80余方。河邊的梅花石畔有壹座“送行亭”。
芙蓉建築文學
◆芙蓉樓,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今天也充滿了青春活力。當代許多學者都寫過贊美芙蓉樓的詩文,對芙蓉樓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編輯本段]謝壽樓
謝鼓樓位於宣城市中心的陵陽山頂,是著名的文化建築。它不僅是宣城的地方象征,也是中國傳統詩歌和文學的象征。謝鼓樓歷來與嶽陽樓、黃鶴樓、王騰亭並稱為江南四大名樓。抗日戰爭時期(1937),該樓曾遭日軍飛機轟炸。
謝朓樓1987在宣州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上,18名NPC代表聯名建議重建謝朓樓;1990市長常務會議正式通過;1997年8月8日,破土動工,次年竣工。1998年5月,謝壽樓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場地為高6米的高臺,面積1500平方米。為保護謝鼓樓遺址,保護範圍為遺址基底周圍50米;指定的建設控制地帶為南面100米,西面80米,東面和北面50米。目前,攜手公園已經成立,攜手大廈管理處已經成立。
閱江樓
嶽江樓南京嶽江樓,武漢黃鶴樓,嶽陽嶽陽樓,南昌王騰亭合稱為江南四大名樓。朱元璋稱帝後,上書修建閱江樓,並親筆書寫《閱江樓》,命全體文臣寫文章《閱江樓》。大學者宋濂寫的文章最好,入選《中國古代文學觀》。閱江樓於2001年建成對外開放,結束了600年“有記憶無建築”的歷史。閱江樓整體呈L形,主翼朝北,次翼朝西,兩翼可欣賞長江風光。主樓位於兩翼壹角,外四內三,七層,總高度51米,總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