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紀起源於東南沿海地區的南戲是中國戲曲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南戲早已在其他發源地銷聲匿跡,地處東南邊陲的福建泉州南戲的韻味代代相傳,成為壹種文化奇觀。
起源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流傳於廣大閩南語地區的梨園戲,因保存了宋元明時期南戲的諸多劇目、音樂和表演形式,被稱為“活化石”,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壹。梨園戲在南戲和泉州古代文化的滋養下,具有和諧細膩的藝術風格和豐富的古代社會生活表現力。其劇本文學、音樂唱腔和表演在中國戲曲藝術畫廊中獨樹壹幟。
梨園戲分為小梨園戲和大梨園戲三個流派,分別在路上和南下,各有保留劇目“十八蓬頭”和特色曲牌。南戲在路上的劇本很多,大部分都是講忠孝節義的,比如王魁、朱文、蔡伯傑、劉等。
2.泉州高甲戲
高甲戲是福建的主要劇種之壹,流行於閩南地區,並流傳到臺灣省和閩南人聚居的東南亞地區。
高甲戲形成於清代中期。明末清初,每到閩南,農村的人們就裝扮成梁山伯的英雄,在遊行隊伍中表演短篇小說和各種武術技巧,並伴有鑼鼓和民間曲調,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接著,出現了壹個由兒童表演宋江故事的業余劇團,觀眾稱之為“宋江仔”。後來逐漸被成年人扮演的專業戲班取代,當時稱為“宋江戲”。
由於“宋江戲”僅限於梁山伯的故事和外國劇種的影響,很難滿足群眾的要求。於是,清末南安嶺兜村出現了壹個“合興班”,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的框框,演了《困東江》《剪黃袍》等半文藝半武俠劇,後來又發展演了《孟姜女》《杏子》等繡樓戲,“合興戲”的興起和發展受昆曲、四平戲、徽劇、京劇的影響,深受群眾喜愛。後來“宋江戲”和“合興戲”互相吸收,融為今天的高甲戲。
高甲戲的劇目來源復雜,多是從布袋戲、梨園戲、徽劇、葛陽戲、京劇中吸收而來。據初步統計,高甲戲傳統劇目有100多部,新編選的優秀劇目有《連續升三等》、《真假王耀》、《花房大鬧》、《竹筍與江浪》、《徐賢謝懿》等。
3泉州木偶戲
泉州傀儡和閩南俗稱“李嘉”。舊時每個班只有四個演員,表演學生、丹、北(網)、雜四大行當,所以又被稱為“四美班”。
泉州木偶傳統劇目有700多部,全部以手抄本的形式代代相傳。其中有些劇種,比如《陶都》,對於中國其他劇種來說還是不多見的。
在中國的各種木偶戲中,泉州木偶戲是唯壹有自己的音樂“木偶調”的木偶戲。《木偶調》渾厚、質樸、粗獷、高亢,至今仍保留著300多首曲牌的旋律曲調。
泉州木偶形象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頭的雕刻和粉彩工藝,獨具匠心。
泉州木偶的表演難度很大,每個木偶形象都有16到30多根細長的弦。歷代藝術家憑借其精湛的傳統線條規則和嫻熟的表演技巧,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體現了泉州木偶精致、生動、傳神的藝術特色。
近年來,泉州布袋戲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造了以提線木偶表演為主,將木偶與掌中木偶相結合的新穎表演形式,受到了中外觀眾的歡迎。
4.泉州南音音樂
泉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臺灣省同胞主要祖籍地。同時也是南音的故鄉,聞名中外。許多海外朋友來到這裏,被南音的魅力深深陶醉。
南音是壹種歷史悠久的古老音樂,被譽為“中國古典音樂的明珠”。它優雅,美麗,感悟深刻,魅力獨特。千百年來在閩南語區廣為流傳,用泉州方言傳唱,深受閩南僑鄉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並流傳到港澳臺和東南亞,成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世代珍視和傳唱的地方口音。
在海內外弦友的共同努力下,南音享譽國際樂壇,為弘揚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做出了寶貴貢獻。自1981年起,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在泉州舉辦。
南音表演在閩南僑鄉很受歡迎,鄉鎮經常能聽到竹聲和弦聲。據不完全統計,泉州各縣(區、市)的南音社團超過500個,業余南音研究會和表演隊眾多,形成了相當龐大的藝術陣容。專業團體包括泉州南音樂團、廈門、漳州等專業及業余南音樂團。據有關資料顯示,臺灣省有70多個南音社團,成員超過壹千人。他們大多是泉州人,唱腔和演奏風格都保留了家鄉泉州的傳統特色。
5種大成戲
《大城戲》源於泉州的宗教和民間活動,是壹種具有濃厚宗教和藝術色彩的劇種。由於她經常在猛蘭盆節、水陸節和民間喪葬儀式中演出,所以早期也被稱為“儀式戲”。
據介紹,從唐代到宋代,泉州的開元寺每年都要修建祭壇和寺廟為死者翻身,而僧人則表演壹些簡短的佛教故事,並穿插雜技技巧來吸引遊客。約1860在有著700多年道教活動歷史的晉江小坑園村,首次出現了由道士自創的俗稱“師公戲”的大成戲班(俗稱“師公戲”),聘請提線木偶藝人口授《目連救母》等戲曲。
清末民初,泉州開元寺僧人為大成戲聘請藝人,設立大開元班,又稱“僧戲”。至此,大成戲已成為泉州佛教、道教的壹種宗教活動戲劇。
大成戲的表演以羅漢舞為主,有牽線木偶的壹些表演特點。她以武功見長,武功用的是泉州南少林拳法。因為適合喪葬儀式,所以保存了大量的民間絕技、雜技、舞蹈和所謂的“開籠”恐怖表演。音樂在道教和佛教歌曲的基礎上,吸收了提線木偶的木偶調,成為壹種獨特的宗教魅力。
2.泉州大成劇團
觀音技術劇團成立於1952年,1957年改為泉州小開元劇團,1960年更名為泉州大成戲班。青團成立後,除編創演出多部傳統連續劇外,還創作上演了壹批歷史劇、神仙劇、兒童劇、現代戲,同時造就了以有“閩南第壹猴王”之稱的曾火為代表的壹批表演藝術家。
文革期間,劇團被迫解散。20年來,由於海內外宗教民俗學者、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和當地社會精英的呼籲,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原班藝人吳天壹、黃鶯鶯、洪秋江等人自籌資金,於2月1990招募20多名青少年開始培訓,重建泉州大成戲班,由民間自籌資金,
6.泉州劇團
泉州僑鄉是壹片神奇的土地,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現代文化方興未艾。新興的中國民族歌劇也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出現了歌劇《小畫家》和《面包》。抗戰前夕,長江有風暴,聶英也有。抗戰中期有《軍民進行曲》,這是壹部運用西方歌劇風格和表現手段,反映中國解放區生活的歌劇。土生土長的泉州方言劇是解放初期創作的新品種。上演了《紅葉河》、《王貴與李祥祥》、《小二黑結婚》等大型方言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