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淺談如何教好小學命題作文

淺談如何教好小學命題作文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命題往往是老師命題,學生作文。而且老師往往只有壹個題目,學生只能就這個題目寫。題目壹旦定下來,就表明這篇作文該寫什麽,不該寫什麽;怎麽寫,不是怎麽寫...原因是題目本身在某些方面提出了要求和限制。其實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也就是限制了學生思維發展的方向。這往往導致學生對自己的作文無話可說,卻又要把壹篇作文交給老師,於是就東拼西湊,或者改了別人的作文,匆匆忙忙地交了上去。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自然是千篇壹律的,虛假的,沒有生氣的。老師批改作文的時候也是提不起興趣,皺著眉頭,但是還要改。批改作文成了壹件苦差事。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或所經歷的事情。在表達的要求中,更重要的是要有具體的內容,真情實感,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有想象力。由此看來,傳統的作文命題方式很難讓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說出自己的道理、真理和自己的話,也很難達到大綱的要求。

事實上,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雖然在基礎訓練中也有讓學生寫的題目,但其選擇範圍相當廣泛,更多的是以給學生選擇範圍或者讓學生寫完後根據作文內容為自己的作文設置題目的形式。僅從這壹點來看,在作文教學中,學生不能總是以壹個話題來寫作文。

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敏銳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心胸開闊,敢想敢說,敢做敢當,誠實勇敢,不說假話。要實現這個目標,家庭、社會、學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語文老師也不例外。在作文教學中,如果總是限定壹個題目讓學生寫,對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講真話、講誠信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有害的。

因此,傳統的作文命題方法必須改革。

我認為,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命題:

壹、更新小學作文命題觀念。

1,正確把握小學作文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新課改下,作文教學更加註重學生的主體性,要求作文要與生活相關,要逐字逐句地表達意思。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語言訓練、以學生為主體、與現實生活相關。為了明確這個目標,我改變了“老師布置——學生寫作——老師批改”的舊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每壹篇作文教學。比如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壹個寫壹封信的練習。去年,教師節即將到來。按照慣例,學生們會用他們的零花錢買壹些小禮物或者親手送給他們的老師。與其讓學生花這筆不必要的錢,不如讓學生進行壹次有意義的鍛煉訓練,所以在此之前,我向學生解釋:“老師最喜歡的禮物是妳想告訴老師的發自內心的真話,老師希望收到妳每個同學的來信。”教師節那天上午,學生班組織了贈送“禮物”的儀式,同學們雙手捧著漂亮的信封送給我,我很感動。下午看了這些信,大部分都是回顧我和學生之間的瑣事。有壹個學生寫了他生病的那壹天。老師頂著烈日騎著自行車,把他送到臺江某鎮醫院救治。他還支付了自己的醫療費用。後來又親自送他回了離學校四公裏的家,看著夕陽和老師濕漉漉的背影。他的眼睛酸酸的...那天下午,我讓他在課堂上讀他的信,他的話讓我哭了。這壹幕讓學生們非常感動。這種鍛煉訓練讓學生貼近生活,寫出自己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

2.命題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壹個好的題目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愛寫,有寫的東西。所以,教師要把命題放在學生心裏,貼近學生的生活背景。命題的內容要有經驗、熟悉、有趣,讓學生看到題目就想寫,看到題目就有內容。作文命題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命題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貼近學生的生活背景。作為教師,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熟悉他們的生活,掌握他們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關註他們談論的話題,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命題,讓他們有素材可寫,有感受。比如學生的童年記憶是快樂的,因為有很多童年的遊戲。用不少於400個單詞寫下妳最開心的遊戲。這種題材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寫得如有神助。

3.命題方法要靈活多樣。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命題:①自由命題。根據每次練習的訓練點和內容,指定範圍,制定好寫作要求,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材料,自由命題。2半命題。讓學生先完成題目再做練習,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在題材上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比如妳以“_ _ _ _ _ _ _感覺真好”為題,選擇壹件妳感受最深的事寫下來,寫下妳內心世界感受到的體驗。(3)選擇不少於多個問題。教師在布置作文時可以同時展示多個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選擇題目,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例如,請以“這壹次,我有經驗了”或“我想做壹棵樹”為題,寫壹篇不少於400字的作文(二選壹)。4話題作文。比如:“走進網絡,擁抱自然,參加比賽,社會調查,公益活動,學會做家務...關註妳的學業,妳會發現生活充滿了課堂。這種課堂豐富多彩,可以學到在校園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能開闊眼界,增長才幹,錘煉意誌;它可以加深知識,開發潛力...請以‘生活充滿課堂’為題,寫壹篇不少於400字的作文。題目要有新意。在題目設計上盡量創新。如果都是老套的作文題目,學生就會無精打采,索然無味,提不起寫作的興趣。比如寫我的老師,可以把標題改成“老師,您真好”,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總是看到那些常見的作文題而感到厭煩。

二、更新小學作文命題技巧。

學生不想寫,害怕寫,和老師的命題有很大關系。老師布置作文時,學生總覺得無話可說,無話可寫。這就需要教師用學生容易接受和熟悉的生活來做命題。具體可采用以下方法:1。只劃定作文的題目範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作文決定壹個合適的題目。比如,在對作文進行指導時,老師可以說:“同學們,這篇作文講的是壹件事。無論如何……”或:“同學們,我們應該在這篇作文中練習寫壹個人和任何人。根據妳寫的人,給作文壹個題目。”或者:“同學們,我們要練習寫壹個對象,在這篇作文裏寫什麽都行,只要能把對象寫清楚就行。”.....這樣,無論什麽樣的題材,都有取之不盡的素材。為什麽學生應該沒什麽可寫的?2、只提出訓練要求,既不是壹個題目、壹組題目,也不是題材範圍。比如壹篇作文,就是訓練學生寫具體的內容,那麽就把這個要求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根據這個要求寫壹篇作文。因為寫任何題材的作文都需要具體的內容。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可以這樣說:“同學們,這篇作文我們需要練習的是寫出具體的內容。根據這個要求,妳就可以決定妳想寫什麽,什麽都可以寫,比如寫人、事、景、物等等,只是別忘了具體寫內容。另外,作文寫完後,可以根據自己寫的內容給作文加壹個題目。”3.學生也可以自己擬題目。比如壹篇作文訓練的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確了,就能說出作文的題目。比如學校在臺江舉辦運動會或者姐妹節。如果老師想讓學生就這壹事件寫壹篇作文,他可以說:“同學們,不久前,我們學校舉行了壹次運動會,我想讓學生們寫下來。運動會也是壹件事,我們就當壹件事來寫。妳可以寫妳的班級或者妳自己在運動會前的個人準備,或者寫運動會上的壹些事情。那麽,這篇作文的題目應該是什麽?”讓學生想壹想,然後說出題目。學生動腦子,會說話,異常活躍。當學生說出壹些話題時,老師再引導學生選擇可以使用的話題。這樣學生在開始寫作的時候就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了。因為題目來自於他們思考的具體內容,而不是老師。4.關註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在習題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說真話。這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學生作文往往不說真話,只說空話套話,這是我們目前作文教學最大的敗筆。在教學閱讀課上,我引導學生分析冰心奶奶寫的這篇文章。文章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但她描述了自己在頤和園的所見所聞,寫下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文章讓人讀得很好。我教學生,真情實感是妳作文的生命力。用自己的筆寫下妳的所見所聞所感,讓花在妳的筆下生長。5.鼓勵學生創新,用飛揚的個性寫作。俗話說“文如其人”。為了讓學生寫出自己風格的文章,我在寫作教學中盡量避免立意和版面的限制,壓抑學生的思維和個性,鼓勵學生創新,寫出自己個性的文章,讓個性在習題的字裏行間飛揚。例如,在壹次植物練習中,壹個學生寫竹子,竹子通過寫它的形狀反映了它的民族氣節,通過寫它的生長環境反映了它的頑強生命力,通過寫它的用途反映了它的無私奉獻。壹般寫植物的要求不是很高,重點是植物的形、香、用,大部分都是寫花草的,但是這個同學在練習中寫的是其他的。因此,鼓勵學生在練習中創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教師能在作文教學中運用以上方法,給學生創造壹個更為寬松的寫作環境,那麽學生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思維就會開闊起來,就不會再有說不完的情況了。學生會對寫作感興趣,寫出來的作文壹定會生動活潑,變化多端。老師批改作文,會像進入壹個景區,會產生壹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批改作文不再是壹種痛苦,而是壹種樂趣。

第三,更新小學作文命題方向

新課改下小學作文命題教學的方向應該指向現實生活。古人雲:“文章寫在時,詩寫在物。”作文內容的來源是現實生活,反過來,現實生活的豐富程度直接影響作文的質量。所以小學作文命題的方向要貼近甚至直接指向現實生活,這是作文內容的基礎。沒有現實生活作為基礎的寫作,肯定會讓作文顯得空洞。那麽,怎樣才能讓學生更深入生活,掌握更多的生活素材呢?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當然,這裏有幾種方法僅供參考。

1.加強課外閱讀,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光靠老師講課和學生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老師也要在課後引導學生閱讀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並抽出壹些時間讓大家交流閱讀經驗,寫讀書筆記。學生在閱讀別人作品的同時,也會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人們常說“背唐詩三百首,即使不會寫詩”“讀萬卷書,下筆如神”也不無道理。當指導學生課後閱讀時,我鼓勵他們閱讀整本書。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書中的各種場景描寫、人物描寫和精彩片段,還能提煉出好的片段。我也要求學生在摘錄的片段後寫下自己的收獲和感受,讓學生不僅知道片段寫得好,也知道為什麽寫得好,從而為自己以後的寫作提供幫助。在不斷的課外閱讀中,學生的語言越來越流利,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以後的寫作中句子更加流暢,減少病句。

2.好好努力,多練習。俗話說,“熟能生巧”。寫作也是壹樣。平時不練,寫起來就麻煩了。僅靠作文課有限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做好平時練習的寫作。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我的具體做法是:

(1)堅持寫日記。平時要求每個學生每周寫三篇日記,內容不限,題目自擬。要求選擇壹天中最難忘的壹篇來寫,鼓勵和表揚每天都能堅持寫作的同學。通過寫日記,學生可以寫下他們在工作日想說的話並記錄下來。通過練習寫作,學生沒有寫作的壓力,也不用擔心寫不好,直接寫出來就行了。所以學生的語言越來越好。因為是日記,所以應該尊重學生的隱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意願進行糾正,並取得學生的同意。教師可以在日記中與學生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並在寫作上給予學生指導。

2寫壹篇讀後感。課後閱讀,學生讀完壹本書可以寫壹篇讀後感。感受的內容可以是書中的事情,對人物的評價,寫作技巧等等。在我高三的時候,我鼓勵學生閱讀《給我三天光明》、《魯濱遜漂流記》、《昆蟲》等。,這樣學生可以交流閱讀後的感受,寫下自己的感受並張貼在教室的閱讀欄中。

3寫檢討。小學生最喜歡的是電視。組織學生寫下對最近大家都喜歡看的電視劇的感受。要求不算太高。可以選擇劇中喜歡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來寫,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比如最近大家都在看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可以讓學生寫寫看。另外每學期組織學生看愛國電影,比如《董存瑞炸碉堡》《劉胡蘭》,我要求學生寫壹篇好的評論。

④學課文,模仿寫作。現行教材中的每壹篇課文都是優秀的寫作範本。所以我在學完壹組課文後,讓學生模仿,讓他們快速掌握作文的框架,知道壹般體裁文章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如上所述寫完課文《維也納,音樂之城》後,我還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寫出《南寧綠城》。因為學習了課文中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大部分同學都能模仿所學的文章,把這篇作文寫得清晰具體。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寫作知識的教學要力求精當有用,要抓住選材、立意、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寫作,註重引導學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寫作能力。”新課改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應該把作文命題局限在課堂上,而應該向課本學習,深入實際生活,多了解自己的知識,從而豐富自己的作文素材。

總之,作文命題的教學方法很多,老師可以在教學的同時探索更多的方法。只要有利於學生成長,有利於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我們都可以練習,不用考任何客觀因素。

  • 上一篇:河南有哪些民俗?
  • 下一篇:清單計價和定額計價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