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地理位置非洲是平均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原大陸。整個大陸的地勢從東南向西北微微傾斜。東部和南部相對較高,有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舉世聞名的東非大裂谷位於東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大裂谷長達6000多公裏,被稱為“地球上最大的傷疤”。
非洲中部和西北部地勢低窪,有剛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積超過800萬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中沙丘和礫石戈壁分布廣泛,只有少數地方因地下水流出地表而形成綠洲,是沙漠中人口密集的地方。
非洲水電資源豐富,占世界總量的20%以上。尼羅河、剛果河、尼日爾河和贊比西河是非洲的四大河流。尼羅河全長6600多公裏,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在幹旱的沙漠中,由於尼羅河的泛濫,形成了壹條帶狀的“綠色走廊”。這是農業生產條件最好的地區。
非洲橫跨南北半球,赤道橫穿中部,氣候帶呈南北對稱分布。通常氣溫高,降水少,幹旱區廣,故稱熱帶大陸。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在茂密的熱帶雨林和稀樹草原地區,有許多珍稀動物,如猩猩、獅子、羚羊、長頸鹿、斑馬和大象。咖啡、椰棗、劍麻和丁香是非洲著名的經濟作物。
非洲的地下資源也非常豐富,被稱為“世界原材料寶庫”。黃金、鉆石產量壹直位居世界第壹;石油、天然氣、銅、錳、鈾、鋁礬土、鎢、鉻等礦產儲量也很大,常被稱為“富庶大陸”。
非洲是人類的搖籃之壹。大約200萬年前在非洲發現的人類化石。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非洲有55個國家和地區,人口5.53億(1.985),黑人最多。
非洲經濟呈現持續增長勢頭。
近年來,非洲經濟呈現持續增長勢頭,增速也高於全球經濟平均水平。今年以來,許多國際組織對非洲整體經濟持樂觀態度,認為非洲經濟的總體表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非洲經濟正以30年來最快的速度發展。自2003年以來,非洲經濟擺脫了長期低迷,開始進入穩定增長階段。2003年,非洲的經濟增長率為4.3%。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06年非洲的經濟增長率為5.4%,與去年持平,但預計明年將提高到5.9%。
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下四個因素。
首先,非洲國家近年來政治穩定,實施了宏觀經濟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措施。這些改革措施客觀上促進了非洲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大多數非洲國家的財政平衡有所改善,非洲的平均財政狀況從赤字變為盈余。與此同時,通貨膨脹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第二,未來十年非洲人口中的勞動力數量將迅速增加,這將促進國民收入的增加和內需的擴大。國際組織普遍認為,非洲國家不斷調整經濟結構,不斷改善投資環境,經濟持續增長,將加速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第三,全球經濟強勁增長為非洲經濟增長提供了動力。中國、印度等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對非洲經濟增長有拉動作用,促進了非洲國家加工業和出口的增長。同時,初級產品價格的上漲刺激了非洲國家的出口,改善了它們的貿易條件。僅在2005年,非洲的貿易順差就增加了壹倍多。
第四,援助和外國投資增加。僅在2003年和2004年,援助就增加了6543.8億美元。與此同時,外國直接投資也在逐年增加。近年來,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數據顯示,在上述兩年中,經濟增長較快的東非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最快。
當然,在非洲經濟加速發展的同時,仍有壹些困難需要克服。首先,面臨全球油價高企的挑戰。如果高油價持續下去,大多數非洲國家的通貨膨脹將會上升,經濟增長將會受到抑制。對於大多數進口石油的非洲國家來說,經濟增長將受到影響。第二,面臨美元貶值的威脅。如果美元進壹步下跌,導致美國進口減少,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非洲國家經濟將受到嚴重影響。與此同時,美元貶值意味著非洲石油出口國的收入減少,因為大多數石油交易是以美元結算的。此外,非洲農業壹直面臨自然災害的威脅。非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基本靠天吃飯。自然災害隨時可能對脆弱的非洲農業造成巨大破壞,導致經濟下滑。
世界經濟進入新的增長階段,這是非洲國家經濟振興的良好機遇。人們有理由相信非洲經濟大有可為。
課程是壹個動態的、發展的概念。近50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我國中學地理課程不斷完善。當前,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著變化,人類社會及其教育正面臨著21世紀的挑戰。雖然從20世紀進入21世紀是壹個漸進的過程,但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對教育的期待,使我們不得不不斷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中學地理課程,使其根據社會的進步及時調整方向。
影響地理課程發展的因素很多。更重要的是:社會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關註、基礎教育價值觀的改變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基於這些因素的影響,本文認為中學地理課程的發展有以下趨勢:與其他中學課程相融合,以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重新定位,在重視人文地理的同時強調地球科學,逐漸信息化。這些趨勢既有各自特點的獨立發展方向,又相互聯系、相互融合。
壹,地理知識在綜合課程中的整合
加強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整合是當今世界課程發展的重要趨勢。課程整合主要是解決中學尤其是初中課程過多,導致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缺乏綜合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的問題。現有的綜合方法多種多樣,基本上是按照大科學分類,中學課程分為綜合科學(也稱自然科學或科學)和社會科學。綜合理科在分學科時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的地學部分;社會科包括歷史、政治、社會知識、地理等等(或者只是歷史和地理)。
在北京市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方案中,還有壹個思路是將原來的地理、歷史課程並入社會課程,將原來的物理、生物、化學課程並入科學課程,作為學校課程選擇之壹。此外,北京市和廣東省的綜合課程方案也被納入高中課程改革方案。
由於我國的綜合課程還處於實驗階段,內容綜合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其中的地理知識往往帶有明顯的分科課程痕跡,即地理知識的集中編排,其結構與分科地理課程基本相同。這壹點在社會學科的綜合中更為明顯。
上海的綜合課和浙江的區別在於地理知識和其他知識的融合程度更高。不是全部集中在壹本書或壹個年級,而是分散在不同階段,尤其是初三,這是符合學生年齡和能力特點的。
綜合課程的發展給地理教育研究帶來了新的問題。壹方面,如果在中學課程中淡化學科的概念,地理知識會更有效地與其他學科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融合。這樣壹來,中學的課程將更貼近學生發展的需要。因此,地理教育的研究將更多地側重於地理內容本身以及地理與其他學科內容的關系的研究,而不是試圖建立壹個更加完善的地理課程體系。另壹方面,課程整合的結果是實現文理的內在整合,強化文理的分化。當前中學課程中學科分化現象十分嚴重,但地理課程的本質是綜合的。第壹,地理課程涉及到各學科的基礎知識,為這些基礎知識提供了壹個綜合利用的場所。其次,地理課程融合了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理想的狀態是在年初文理融合的背景下,讓地理課單獨保留,讓學生有壹個綜合運用文理知識的領域,進壹步學習更全面的知識。然而,地理學要想承擔起如此獨特的角色,就必須改革課程結構,打破傳統的地理學科體系,建立以地理思想為核心並被人們廣泛接受的課程結構。
二,地理課程的環境化趨勢
地理課與環境教育的關系既有交叉又有區別。從廣義的環境教育概念來看,大部分關於人類生存環境,尤其是自然環境的知識都已經包含在現有的地理課程中。因此,地理教育實際上是環境教育。從狹義的環境教育來看,環境教育主要是關於環境問題或環境保護的教育,而傳統的地理課程側重於環境、要素本身的特征及其演變,如構成環境的各種自然要素及其變化。另外,地理課程中的行政區劃知識等很多內容也不屬於狹義的環境教育。然而,中學環境教育的主要途徑之壹是地理課程,這是大多數地理教師所認可的。近年來中學地理的變化也反映了地理教育界對環境問題的重視。雖然以往的地理課程改革主要是從更新或重組內容、增減數量等方面進行的,但在課程結構上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只是在內容的更新上體現了地理課程的環境化趨勢,即增加和加強了資源和環境問題的教學。1997高中地理新課程實驗大綱的特點還在於強化環境知識,組織地理課程內容。
根據《全國普通高中地理實驗教學大綱》編寫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是“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構建教材框架”(魏,1997)。新教材在現行高中地理教材註重人與環境關系的基礎上,加強了環境與發展的內容。編者試圖突破地理圈的框架,從環境的角度組織教學內容的思路,將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由遠及近分為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海洋環境和陸地環境。“在這個框架下,教材講的是每個環境的特點,以及人類與每個環境的關系。對於人類所處的社會環境,它融入了人類對環境和發展的新認識。”(同上)。編者認為這樣的“教材具有鮮明的素質教育導向”,但實際上,這樣的大綱“具有鮮明的環境教育導向”可能更恰當。
中學地理教育的環境化趨勢不僅體現在國家制定的教學大綱中,許多大學和中學的地理教師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認為“面對21世紀的地理,可持續發展應該是地理教學的核心。”(程平,1996):“可持續發展應該是21世紀地理教育的內容框架。”(賈,1997)。
地理課程的環境化趨勢使我們認識到以下問題:
1.課程的環境化發展使得地理課程與環境教育之間潛在或隱藏的聯系越來越清晰和突出。地理課和環境教育有著內在的聯系,在某些方面很難劃分界限。有人從中學課程範式的角度探討中學地理課程與環境教育的關系:“地理是壹門綜合性學科,它有壹些不同的傳統或範式,其中之壹是人與環境的傳統,強調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主要源於人類對資源的利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中學地理課程內容和知識結構都體現了這種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範式。”李自健,1996)。從全國高中實驗大綱與現行大綱的比較中也可以看出,新大綱的突出特點是明確了地理教育與環境教育的內在聯系,也是以環境教育為核心的地理學科內容結構的重組與變革。
2.作為最後壹個問題的必然結果,傳統的中學地理課地理科學體系將被打破。目前的環境教育是以環境問題為中心,而現行的中學地理課程是以地理學科體系為中心。將環境教育的內容與地理教育的內容相結合,將產生壹種新的課程結構。即壹些國家或地區的地理背景與當地最重要的地理或環境問題融為壹體,類似於壹個區域的研究架構。
3.在環境地理課程的過程中,地理內容選擇的壹個重要原則將發生變化。過去人們強調地理,是因為地理教育涉及的內容很廣,很容易吸收屬於其他學科的內容。“地理合理性”的提出對保證地理課程內容的學科特色和精細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地緣理性”是壹個模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當地理課程傾向於環境教育或可持續發展教育,進而過分強調“地理”時,並不會真正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比如我們在研究能源問題時,只是簡單介紹了能源的概念、種類、特點、分布和用途(傳統的地理內容),卻缺乏必要的能源生產知識,比如核電站的內部結構。它是如何工作的,核能使用中的社會和心理問題,以及如何防止核能汙染等。,學生很難真正理解能源問題,也很難對此感興趣。因此,地理課程的環境化趨勢比“地理”更需要“開放性”。
總之,地理教育的環境化趨勢是人類社會發展趨勢在學校教育中的必然反映,也會使學生對區域地理和部門地理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有更多的學習興趣。
第三,“地球”課程的開設與地理課程的分化
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是在高中階段開設“地球”課程,同時保留地理課程,該課程將以人文地理為主。我國還沒有在中學開設“地球”這門課。現在大量的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口問題、資源問題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教育工作者也逐漸意識到,僅僅讓學生了解分子、原子、物理過程、化學過程是不夠的,還應該了解壹些地球本身的知識。人們越來越重視地理課程。比如美國正在進行以地球科學為核心的課程改革實驗。
雖然“地球”課程在我國的開設還處於嘗試階段,但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探索壹種新的地理課程分類模式。
首先,高中開設“地理”課程,實際上是將自然地理部分從現行的高中地理課程中分離出來(雖然“地球”課程不同於自然地理),高中地理課程將主要以人文和經濟內容為主。
其次,現在的初中地理課程以區域地理為主,自然地理內容很少,可以大大減少區域內容。增加學習自然地理的時間。加強自然地理內容的學習,至少有以下好處:第壹,具有壹定的自然地理基礎知識,對於理解環境問題至關重要;二是為高中學習《地球》做壹些準備;三是給那些不上高中的同學壹些基礎知識和科學方法。
第三,適當加強高年級小學生社會科課程中的地理部分,在高年級小學生中放壹些簡單的區域地理知識。事實上,小學社會科課程中的許多內容與初中是重復的,初中地理課程只是在小學社會科課程的基礎上更加詳細和系統。
四、地理課程的信息化趨勢
在面向21世紀的地理課程改革中,我們不能忽視社會信息的激增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地理教育界應盡快對基於信息技術平臺的地理課程開發做出適當的思考。
1.地理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發展中的獨特作用日益顯現。事實上,地理教育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獨特作用是什麽,壹直不清楚。傳統的理解是掌握地理知識,發展地理思維能力,發展地理技能等。看來,在壹般知識和能力之前加上“地理”是地理教育的特殊功能。他們中的壹些人對這些功能進行了細化,他們提出了“空間想象”等特殊地理能力的提法。這些觀點也有壹定的道理,但僅僅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作為地理課程能力培養的特征是遠遠不夠的。地理教育在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有什麽獨特的作用?傳統地理學是壹門發現、記錄、描述、解釋(包括定性和定量)和發現規律的學問。它幫助人們不斷拓展對世界和人地關系的認識,用發現和研究中形成的地理思想指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踐。現代地理學加強了理論體系的建設、現代技術的應用和與經濟發展更直接的聯系,形成了理論、技術和應用三個層次。地理學再怎麽發展,都是建立在大量地理信息的基礎上的。將地理研究的對象和方法與學校地理課程聯系起來,可以認為地理信息的獲取、加工、利用和評價能力應該是現代地理課程培養學生能力的壹個重要方面。這壹特征的逐漸出現與社會信息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有直接關系。
2.大眾傳媒的發展會分散壹些中學地理教育的功能。傳統地理課程中的許多內容屬於地理常識,如地名、地理事物的分布、常見的地理現象等。以這些內容為主體的地理課程體系(主要是初中)與現代地理的內容相差甚遠,中學地理課程對於地理研究者來說顯得過於陳舊。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會認為地理是這樣的。這裏的矛盾是,既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需求,又要考慮地理本身的發展。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基礎教育的任務是為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未來生活打好基礎,而不是培養科學家;不可能承擔培養科學家的任務。所以現在地理課程的內容和地理研究的內容是否壹致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開設的課程是否是學生發展所需要的。在壹個信息量不是很大,信息技術也不是很發達的時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壹些常見的地理知識,比如世界上各大洲、地區、國家的分布和特點,這些都要通過地理課程壹壹教給學生。否則,學生可能無處獲取這些知識。在現在或未來不太遠的社會,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至於學校地理課程教給學生的地理知識只能是現有知識的極小壹部分,而且很可能幾年後這些知識就會發生變化。此外,大眾傳媒的發展也擴大了學生的課外知識。當學生需要知道壹個國家的位置時,他們可以通過查地圖很容易地找到它。壹個國家的地理情況,可以在地圖集或者大量的書籍報刊、光盤、網絡上獲得。這樣獲得的信息不僅滿足了學生的需求,而且可能比地理課獲得的信息豐富得多,有趣得多。學校地理課程將集中幫助學生學習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幫助他們科學地理解地理現象和問題;培養學生主動獲取地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引導他們熱愛自然、科學,樹立科學道德和精神。
3.地理課程將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當地理課程內容過於依賴地理教材和教師教學時,學生的主體性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首先,學生獲取地理信息的唯壹視覺來源是地理課本,這會極大地限制學生的視野和想象力。尤其是在目前,這是壹個普遍的現象:大多數學生從課本中尋找現成的答案,這只能滿足老師提問的要求,而不能激發學生探究更多的問題。其次,太差的地理信息會限制學生的學習活動。適當而豐富的教學信息環境將使學生以多種形式參與學習活動成為可能。比如,學生除了聽老師講課,還可以開展信息查詢、社會調查等活動,利用自己的地理信息開展自主學習、在線學習、合作學習、批判性學習、創造性學習等學習方式。學生將從被動記憶和存儲地理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者。
基於信息技術開發地理課程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它將體現壹種現代地理教育理念,帶來壹種全新的學校地理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