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鴛鴦句、穿心、罵人、鳳陽歌、魏調,唱短篇小說或歌詞,以旱船歌舞的形式歌頌功德、祝賀。
明清時期,宿遷遭受黃河水患,百姓貧困。許多民間藝術家以說唱為生。他們大多隨船而去,沿河湖登陸,隨意大鬧。當時藝人流動性很大,吸收了全國各地流行的民間曲調,曲調趨於豐富。
1736年至1795年,水災得到有效控制,許多藝人相對穩定,懷洪戲發展迅速。至清末,形成於宿遷地區,流傳於宿遷、淮安、沭陽、泗陽、泗洪、淮陰、漣水、灌南等地。
懷洪戲最初有兩種唱法。壹種是坐著唱,用曲牌壹起唱,表達民間故事的內容。在節日和廟會上,另壹種是唱短篇故事或歌頌功績,在旱船上以歌舞的形式祝賀慶忌。
在懷洪戲的傳統表演形式中,歌曲多由女藝人演唱,盲人伴奏,樂器有二胡、琵琶、揚琴、秦越等。
20世紀初,懷洪戲在唱腔上有了新的發展,形成了東、西兩大流派。東派以宿城梁邦傑為代表,唱腔以柔和、委婉、纏綿為主,韻味無窮。西派以宿遷縣雙莊鄉羅為代表,唱腔恰到好處,響亮而不嘈雜,渾厚樸實。
就表演而言,懷洪戲已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戲曲的主要形式。在旱船表演的間歇,它壹生壹次登臺,就會表演觀燈、算命、敲百子等有趣的小節目。
1928年,由梁邦傑、臧玉堂、程步英、楊銳誌、、錢永祥、柴常青、蘇怡玲、龔鳳玲組成的表演團在舞臺上表演了《水山》、《算命》、《潘金蓮挑麥》、《陳妙昌追船》等劇目,受到好評。這是懷洪戲第壹次登上中國傳統戲曲舞臺。
新中國成立後,懷洪戲獲得了新生。江蘇省文化局兩次派員到宿遷,聯合文化館進行挖掘整理。根據省文化局挖掘整理旱船調的指示,縣文教局組織文化館侯竹久等人挖掘整理了八角鼓、鳳陽歌等近百首懷洪曲牌,出版了數十冊。
1954年底,宿城北關鎮成立群英業余懷洪劇團,夏任團長,程步英任導演。主要演員有柴長青、蘇怡玲、龔鳳玲、鄧世英、錢永祥、夏、。聯盟初期的演出都是在閑置的房屋或院落中進行,節目以清唱劇為主,很受懷洪戲曲愛好者的歡迎。每天晚上,觀眾都聚集在壹起,有時近千人。
1958期間,省音協秘書長張忠橋前來住宿調研懷洪劇音樂,並與文化館壹起采訪了堡子鎮懷洪劇老藝術家楊銳誌,對其音樂進行了壹個多月的錄制。楊銳誌的《鳳陽歌》是李肅在江蘇民間音樂集成中錄制的。
同年秋,宿城鎮在群紅劇團的基礎上吸收了卓耀坤、馬蘇、、郭玉容、周世賢等淮劇愛好者,擴建成立了公社業余淮劇團,以劉為團長,演職人員20余人。
以小變大為主,自編自演,創作演出了《鉆月下》、《送泥入塘》、《采蓮船》、《爭肥》、《壹起走陽關路》等現代戲和《追舟》、《雙下山》等傳統戲。
演出吸收了京劇的藝術形式,唱念都是宿遷方言,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富有地方色彩,令人耳目壹新。同時,在雙莊、耿車鄉、果園農場成立了懷洪戲業余劇團。
1960 65438+10月,王霸鄉業余懷洪劇團參加全省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現代戲《送泥入塘》,受到好評。宿遷成立了專業的懷洪戲班。同年,王霸鄉的業余懷洪戲班轉為實驗性的專業懷洪戲班,《太平圖》首次出版。
改革開放後,李、梁勝安、楊邦彥等人又用壹年時間對懷洪戲的音樂進行了挖掘和整理,探討了懷洪戲的唱腔和伴奏特點,並在《插路標》、《送禮物》、《送布給爾汗》等劇目中進行了實踐,使原有的曲牌有了新的發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縣京劇團利用懷洪戲的曲調將其移植到古畫戲曲世家公案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懷洪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高虎,其他伴奏樂器有二胡、胡忠、揚琴、琵琶和三弦。大提琴多用於低音,管樂器常用竹笛、嗩吶、笙。主弦高虎采用避孕套技術的表現。其他樂器都是伴腔的,也就是帶腔的,有時還帶倒弓拉。
懷洪戲樂隊伴奏時,通常采用以簡單唱出復雜,以復雜唱出簡單的方法,使伴奏和唱段音樂自然形成民間復調的效果。懷洪戲的打擊樂壹般采用京劇的鑼鼓。
但在打擊樂中,使用小碟進行伴奏卻有著獨特的風格。小碟的音高與劇中主調的音高相同或相近。敲菜的節奏豐富多樣。
懷洪戲的唱腔屬於曲牌風格的結構形式。它基本上是壹種以滿江紅為主體的曲牌,采用弦腔的方法,壹小部分是板腔。將幾首不同的民歌有機地連接起來,形成壹首聲樂套曲,唱出壹個相對完整的故事。
清曲中曲牌的壹種重要組合形式是五瓣梅花套曲,它必須以滿江紅開始,以疊板和落板結束。這種編戲方式已經成為懷洪戲的基本規律。
懷紅戲的主要曲調有、鳳陽歌、鴛鴦句、穿心子、上河調、小河調、剪刀花、蕭郎調、竹羅、洛江怨、銀牛青、關東調、八角谷、魏調、楊柳青調、花腔、八段錦、道情調、蓮花落、十杯酒、梳妝臺、補藥壇子。
懷洪戲廣泛流傳於宿遷城鄉及周邊的睢寧、新沂、沭陽、泗陽、泗洪、淮陰、漣水、灌南等地,深受人民群眾喜愛。20世紀60年代,宿遷懷洪戲與丹陽丹戲、海門山戲並稱為蘇劇“三朵花”。
懷洪戲